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春季当心流脑鱼目混珠

预防小儿流脑的4大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球菌也可以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的淤点或淤斑。病死率为5%~10%。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春季是流脑高发期,而幼儿正是容易感染流脑的人群。流脑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因此,常有人将流脑视为感冒,延误了治疗。

别把流脑当成感冒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在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的病死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人患流脑,死亡近200人左右。

流脑是通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打喷嚏、咳嗽等形式,使病菌随飞沫进入其他人呼吸道而感染的。流行性脑膜炎的预防需采取综合性措施,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行季节,要警惕流行性脑膜炎的发生,千万不能只当感冒来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容易感染流脑,特别是居住、生活、学习环境拥挤的人群。近年来,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是发病的主要人群。一般来说,新生儿由于出生时有来自母体的杀菌抗体,故很少发流脑,而2~3个月以后的婴儿即有发流脑者,6个月至2岁婴儿的发病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

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