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贴士 家居

养花防植物接触病

话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的名词。

柳,别名小杨、杨柳。它冠容秀丽,形态优美,枝长丝软,四周散垂,微风吹拂,犹如绿衣仙子,摇摇摆摆,婀娜多姿。无论是“春水绿如蓝的时节”,还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光,它总是以郁郁葱葱的绿叶,轻盈婆娑的体态,给湖光山水增添无穷的诗情画意,给人们带来生机盎然的景色。

柳,在我国隋唐时代就已经有栽种,在寒食节时,更有家家门前插柳的习俗。到了宋代时,这种习俗更加盛行。据传,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运河,并在大堤两岸栽植柳树,还御笔亲书,把自己的姓赐给柳树,这样,柳树就有了“杨柳”的称号。“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柳为冬消逝,春到来,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愿。每到清明节,人们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观赏杨柳。《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再如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柳情有独钟,十分喜爱。

柳条轻柔细长,姿态婆娑,十分动人,所以古人多以它比喻美丽的女子.如“柳腰”,是说女子身材苗条;“柳眉”,是说女子的眉毛细长秀美,像初生的柳叶。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一诗中描写杨贵妃“芙蓉如画柳如眉”,就是为人熟知的比喻。我国古代,还有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寓意一为柳树是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可谓生机蓬勃,用其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根基牢固。而纤柔细嫩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难分难舍;二是“柳”和“留”读音相同,“折柳”相赠,是“挽留”或“送别”的代称。由此还产生了抒发游子情思《折柳》曲,李白的诗里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名句。

人们爱柳,除缘于它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是因其具有多种功能和药用价值。将柳树栽于河堤,可以护岸防洪;栽于沙滩,可以固沙防风;栽于道旁屋后,可以美化环境。科学试验表明,柳林地的蓄水量比无柳林地多20倍,使土地大大增强了抗旱能力。柳树能净化大气,吸收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一亩柳树,一周内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放出的氧气足够65人的呼吸需要。柳树生长很快,一般三五年就可成材,十年左右便成大树。柳木质轻而坚韧,可用于建筑及制作家具、农具;柳条纤细柔韧,白晰光滑,可编织箕、篓、筐等日用品和工艺美术品;柳树之皮,还是适纸的上等材料,也可提炼制胶。

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