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养生常识

“睡眠”简单养心佳境

“形闭”与“神藏” 养心正当时

古人认为:“眠食二者,为养心之要务。”

古人把睡眠与饮食看做是养心的两大重要事务,并指出,睡眠好的人胃口通常也好,这样就能身心健康。“食”可以吸收营养,对养生是必要的。”而睡眠不仅养身,还担负着养心的重任,所以更为重要。古人说的“卧,休也”。“休”即休息,身体、心理都由动态转入静态。睡眠养心是古人“以静养心”的一种实际方式。

人在睡眠时,其身体活动减到低点,古人对此用“形闭”二字来加以概括。是说人在睡眠时,肉体的各种感知器官都对外界关闭起来,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使身心逐步得到恢复。

人在睡眠时,其心理活动会减少到低点,古人对此用“神藏”二字来加以概括。“神”即精神,指在身体活动特别是大脑活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神藏”是说人在睡眠时,有意识的活动停止,只有无意识活动仍在继续,从而降低了精神能量的消耗。

睡眠是养心的第一大补。人、动物、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活动消耗能量,晚上休养生息,进行细胞分裂,推陈出新,生成能量。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如果错过睡觉的佳时间,细胞的新生就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身心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

养心要点:先睡心,后睡眼

“先睡心,后睡眼。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的《睡诀铭》言简意赅,准确概括了睡眠的要点。仅22个字,包括了养心睡眠所需要的睡姿,睡境,睡时,睡法。

“先睡心”,是指心思、意念、情绪。如果承载着负担的机器停不下来,就无法进入睡境,也让眼睛之神无法安歇。先睡心的另一层含意,就是消除对失眠的恐惧感。越怕睡不着,就越是睡不着。睡不着时心要静,气要平。往往失眠一两夜之后,会有一二夜的好觉,失眠的损失也就补回来了。

睡眠的姿势往往影响到睡眠的质量。“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是说侧面睡时,屈起下肢;仰面睡时,将四肢身躯伸直,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心肺负担,能调节睡眠过程中肌体的疲劳,能保持呼吸畅通。

“勿想杂念”概括了睡境的重要性。所谓“睡境”,就是入睡前应当持有的心境。就是要保持“心态的静”和“心灵的净”。如果入睡前心情复杂,心事重重,忧心忡忡,一是心静不下来,二是心净不彻底。无法去掉杂乱意念,常常引发妄想与噩梦。做不到睡前的“静心”与“净心”,要睡出一个好质量的觉来,也是不可能的。

“早晚以时”强调了按时入睡的重要性。入睡时间的早与晚,一年四季各有不同。春天夜间开始缩短,夏季夜更短,因此春夏早睡早起,符合自然规律。秋冬季节昼短夜长,入睡时间可稍迟些。不要因为工作的忙碌或过度的玩乐而熬夜。要想得到良好的睡眠效果,就要遵守科学的睡眠时间,才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要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使自己在优质的睡眠中得到补充精力,涵养心智,《睡诀铭》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2/5页
睡眠时间睡眠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