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宝 老年人用药5误区
误区三: 依赖药物爱用猛药
余爷爷今年78岁了,患有心脏病,肝功能也不太好。前两天得了肺炎,住进了医院。为了自己的病可以好得快些,让医生给他用了两种抗生素。
解读:不少老年人感冒发烧喜欢吃抗生素、消炎药,认为疾病能够痊愈都是药物的作用。其实,药物只是人体战胜疾病的一种武器,要驱除疾病,主要靠的还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此,老年人不要随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尤其是抗生素,会使胃口变差,同时让肠道内菌种不平衡,影响肠道的作用。
还有一些老年人爱下猛药,总是按大的剂量来吃药。是药三分毒,不论哪种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而且老年人代谢缓慢,本身需要的量就是年轻人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也有些老人,看到药物说明书上长长的副作用又不敢吃药了。这些都是不对的。
误区四:不按时间随意服药
吴大伯患有多种疾病,每天早晚各一次用药。都快中午了,吴大伯突然想起自己早上忘了吃药了。“没关系,我中午吃,把它补回来。”女儿觉得这样的方式不好,劝他别这样吃。吴大伯不以为意地说,大家都这样的,隔壁张大妈中午的药忘记吃了,晚上就多吃一颗,把中午的量补上。
解读:像吴大伯、张大妈这样的服药,会使一定时段内血药浓度过高。如果像张大妈那样服用降压药,晚上的血压就会很低,而中午的血压可能就很高。不遵守用药规律,随意性太大,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五:一体多病多重用药
81岁的李大爷第一次来浙江医院就诊时,告诉医生自己每天要吃27种药。原来李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6种疾病,一种病要吃好几种药。
解读:这种现象在老年病人里比较普遍,他们往往身患多种慢性疾病,药也就相对较多。药物服用后,一般都是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脏器功能也逐渐衰减,药物之间也会发生作用,容易增加不良反应。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请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进行综合评估。浙江医院的老年病多学科团队门诊由药剂师、护理师、精神科医生等多科医生一起会诊,为病人筛选正确的用药。上文提到的李大伯,后来临床医师也介入到他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用药情况做了科学评估,一下子就减掉了8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