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运动 武术

武术是否适合比赛

二、传统武术散手竞赛技术体系

1.传统武术散手训练与竞赛遵循健身自卫的习武宗旨,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各拳种流派的技击技术都可以发掘进入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中,这是发展和提高传统武术散手运动水平所必需的。

“踢、打、摔、拿”是传统武术中各具技击特点和规律的四类技击法。各拳种流派在技法内容上不尽相同、各有侧重,或名称叫法不一样,但都脱离不出这几种技击法则广义的范畴。在传统武术散手竞赛中需要对实战武技归纳、优化、简化、精化,在继承的前提下,通过实践创新而发展,做到技法全面,落在实战。

在体育性传统武术散手比赛中,由于避免伤人,从技术实施的效果看,打一拳、踢一脚、凭点数论输赢不易服人,开头不易操作;摔法使一个站着,一个倒下,在胜负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不是完全胜利;只有拿住、制住对方,使对方失去继续战斗能力才是完胜,这是武术徒手较技效果上的三个层次。传统武术散手技术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技术整体,发挥了相生相克的作用。

竞赛中应当允许“踢、打、摔、拿”整体技法全部进入竞赛,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只有全面展现中国武术散手技术体系、风格、传统性、民族性,才能超越、避免与世界其他流行技击项目的雷同。

2.传统武术散手竞赛应该去掉拳套。综观竞技散打运动从试验初期到现在,主要是硬碰硬打法,选手在拳打脚踢中极易受到伤害,只好采取西方拳击项目带拳套的做法,从思维方式上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带拳套不仅影响一些拳法、掌法技术的发挥,还阻挡了拿法的进入,割裂了武术“踢、打、摔、拿”有机构成的技术整体,违背了武术技击规律,不会出现“生擒活捉”将人制住的完胜结果,而只能走向重击读秒伤人取胜的不合理、不安全、不合法的方向,变质为非体育性技击,失去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的基础。拳套不足以保证安全,关键是拳套只能戴在手上,如果说戴拳套可以减少一点击打力的话,威力更大的腿脚却不戴上保护层,说保证安全的话就不能自圆其说了。

其实传统武术中使用技法的后果有多种:如打(踢)法,可能是“打不着”或“打得着”,在“打得着”里可能是打倒、打伤、打死。在摔法里可能是摔不倒、摔倒、摔伤、摔死。在拿法里可能是拿不住、拿住、拿伤、拿死。在所表现出的后果里均有“度”的概念。

“安全第一”原则即是限制伤人、死人的后果。在规则中限制后果,即踢、打、摔、拿技法的作用,均不能超过伤人的度,这就使散手运动可以取消拳套护具,从而使武术技击技术全部进入散手运动而更加丰富多彩。“安全第一”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促进散手运动向更高技术水平发展的重大原则。

从“劲力”角度说,如果使用撞击力的水平达不到“不伤人而倒人”时,应当把撞击力换用持续力,由“点到为止”(点到为止没有结果,不能用于比赛)换成“点到不止”,把踢伤打伤对方限制为放倒或管住对方,这就由限制使用技术手段变为限制攻防的后果,通过提高使用技术的质量完全可以避免伤害而在训练或竞赛中使用。摔法有较多的防止伤害的技术措施。

拿法可以通过控制某一局部而控制对方全身,达到对方丧失战斗能力而完全取胜,虽然有反关节控制,但采用不硬顶、不较劲、顺化解脱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不受伤害,甚至转败为胜。如果参赛者拿住对方后继续施力伤残对方,将面临医生鉴定和裁判员裁定比赛为输、取消资格的惩罚。如果被拿住者不能使用正确的化解技术生顶硬抗而出现自伤、诈伤时,当然也面临医生鉴定和裁判员判输的裁定。

在训练和竞赛中允许使用各种技术,同时又规定“安全第一”,这两者的结合在对“度”的要求上是完全可以通过规则实现统一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中华武术中丰富的技术内容不至于由不恰当的限制而丢失;才能使习武者发展全面,水平提高;才是真正的“技击”,而高于某些国外项目血淋淋的打斗,更具有高品味的观赏性,提升审美价值观,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趋势。

2/4页
习武心得武术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