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医的发展
明代 (公元1368-1644年)
关于明朝
明代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曾经出家为僧,后做了起义军领袖成功推s翻元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利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利形势,自封明太祖称帝,改年号 洪武。
明代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1403-24),较注意恢复与发展,进行了一些政治及民生改革,使农产品和家庭工业品得以商品化。
明代在科技与文化方面也有许多突出成就;如迁都及建筑紫禁城,编辑类书《永乐大典》及郑和下西洋等。文学名著《西游记》及《金瓶梅》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当时西方欧洲派来中国的传教士,不但带来另类宗教思想,还有科技文化。明朝的知识分子在与他们交往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译述了一些西方科技、医学书籍。
徐光启(1562-1633)是早与西洋传教士密切交往的学者;他与意太利人利马窦合作, 介绍了西方几何学的基本理论及公理。
明代末期,皇室、贵族、官僚、豪绅及地主等大量掠夺,赋役繁重,农民与城市贫民遭到残酷的剥削,他们相继揭竿而起反抗。当时边界的外族时常扰攘,国势日衰。公元1644年, 由李自成组成的农民起义军终于推翻明朝。
明代之医学流派
明代有很多名医,并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很大。
这时期医家们仍旧沿袭先前医学经典继续发展,继承金元时代医家们提出的医学主张,明代也出现不同学术流派,各家互相激烈争论。当时主要分为滋阴、温补以及明末出现的温病学派。
滋阴派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源自元代朱丹溪主张--滋阴并善用寒凉之药治病。着明代表医家包括王履及戴思恭。
温补派
以金代李杲的脾胃论为基础,治疗时重视温补中气的方法。代表医家首推薜己,次为张景岳及赵献可。
薜己(1488-1558),号立斋,其父曾任太医院院使。他医学造诣较深,兼通内、外、妇、儿、眼、口齿等科。其学术思想强调真阴、真阳不足。薜己著作甚多。
《内科摘要》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口齿类要》是中医史上早的口齿专书,其他著作包括《外科枢要》、《正体类要》、《薜氏医案》、《疠疡机要》、《女妇撮要》、《外科心法》等。
他推荐以苍术、人参、甘草及北蓍为主的汤剂,治疗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疲乏及食欲低下。根据李杲《脾胃论》之描述,都是一些"温补中气"的药物。
张介宾(约1563-1640),字景岳,浙江山阴人。其医学主张主要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以及"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主张温补肾阴肾阳,慎用寒凉与攻伐方药。张介宾创制很多补肾方剂。
于晚年编撰的《景岳全书》是一部综合性医籍。他亦撰写多部《黄帝内经》注释,内容浅易。
明代另一位力倡温补的医家,赵献可字养葵。他对薜己的学说十分推祟,尤其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于1687年特撰《医贯》一书,用意是以保养"命门之火"的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
因此他用药也多采用八味丸、六味丸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描述的补阳方剂。
温病派
温病学说的来源久远,是中医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即是 外源性病邪引起身体发热等症状的疾病。明代以前,医家们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认识,主要局限于《伤寒论》的范围,内容提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吴有性(1592-1672),名又可,姑苏洞庭人。他目睹当时疫病(又称为瘟疫病)流行的惨状,决心通过观察研究,对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及平日所用之验方等作详细记录,于1642年写成的《温病论》属于传染病的专着。
他创立"戾气"之说,认为温疫之病并非由风寒暑湿所为外邪引致,而是由于感染一种外在的"异气"引起,这种"异气"他称作"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