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养生又养心 带你踏上揭秘起源之旅
后来人们受到荆棘和鸟爪的启示,发明了绑制鱼钩。这种绑制鱼钩是鱼钩的前身,使用起来比较粗笨和不牢靠,但其开鱼钩之初始也可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新石器时期磨制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骨鱼钩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进而人们发明了骨鱼钩。
第一类鱼钩是属于初期的组合鱼钩,有的是鸟爪钩和人工制作的骨质钩尖。这种钩绑扎在另外的钩柄上才能使用。
第二类鱼钩的钩形已经基本完整,钩身全部是由一块骨头磨制而成。钩尖锋利,制作也比较精细。有的钩尖向内侧弯曲使钓到的鱼不易脱钩而去。但这类鱼钩上还没有倒刺。
第三类鱼钩已基本定型,除具备第二类鱼钩的全部特点之外,钩尖处均制出倒刺,多数倒刺在内侧,亦有在外侧的。
第四类鱼钩是从第三类鱼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这类鱼钩不仅有内倒刺,而且有外倒刺。外倒刺一般在骨鱼钩前钩弯处的外侧。
这种鱼钩一般被鱼吞入后很难吐出来。在鱼钩制作技术上是一创新。这种内外均有倒刺的鱼钩,现代仍然使用,足见其源远流长。
钓鱼的性质由生产演变为娱乐的基本原因是渔业生产展的结果。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网具捕鱼已经广为采用,这就使得钓鱼在整个渔业生产领域中的地位愈来愈无足轻重,逐渐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渔业项目,甚至几乎被淘汰。
但是,由于钓鱼所用的钓具成本微小,容易制作,使用也非常方便;特别是作为一种娱乐、休息,钓鱼依然鼓舞着人们的情趣,并且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不衰。钓鱼性质的演变使钓鱼从生产领域跨入文化生活之中,这个转变至晚
完成在商周之际。《尚书·大传》记载:“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钓。”吕望又称姜子牙,人称姜太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典故流传千古。姜太公钓鱼不在于得鱼,而是以钓鱼为休息娱乐。以此来消磨时间等候文王
的到来。姜太公钓鱼完全脱离了生产的性质。从此,钓鱼活动以它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内容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始了钓鱼史上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