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中医养生七法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中医养生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那么大家是不是觉得中医养生十分有道理和符合人体规律的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吧!

中医养生保健

一日之计在于晨,传统的养生观念是十分重视清晨起床是后的养生的,天人合一、遵循天时是传统养生观的一大特色。向来注重治病于未然的中医,在晨起养生方面又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意见呢?

1、叩齿揉腹

叩齿是“床上八段锦”中的第四段,揉腹为第七段。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所致。故牙齿同胃、肠、脾、肾、肝等内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叩齿是固齿健身之法。方法是每天早上醒来时,放松全身,仰卧,做咀嚼状,轻轻叩齿60~100次,多则不限(平时在工作、学习时也可随便轻叩),有益于健齿、强身。

揉腹有利于增强胃肠功能,有习惯性便秘者尤其需要。方法是仰卧放松,先用右手掌自胸口至脐下顺时针揉胸腹80~100次,然后换左手掌逆时针方向揉胸腹80~100次,以后逐渐可增加到200次。叩齿和揉腹可同时进行。

2、“击鼓”揉鼻

“击鼓”古人称“鸣天鼓”,方法:坐位,用双手掌心紧按住两耳孔,两手的中间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击后枕骨十几次,然后,掌心按耳孔、手指按枕骨几秒钟不动,再骤然抬离,过一会儿又如前法按耳、击枕骨,击时如闻鼓声,故名。这样重复多遍。可以清醒头脑、增强记忆,对高血压患者还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揉鼻古人称“浴鼻”,两手拇指微曲,余四指握拳。用两手微曲的拇指背沿鼻梁骨两侧上下往复用力,各擦几十次至上百次(闲时随便可做)。它的作用是可使鼻腔血液流通,温度保持正常,从而达到防止感冒的目的。如已染感冒时,增加每次揉鼻次数,并早、晚各做1次,可收到不药自愈的效果。

3、适当饮水

每天起床洗漱完毕后,即喝一杯温开水(或果汁水,或蜜糖水,或淡盐开水),可以增加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而且润肠、通便。

1/4页
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