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艾灸著作 艾灸图书

艾灸图书 备急灸法

该书在罗列了各种急症的对应灸法之后,着重强调了治疗各种外科感染性疾病如痈疽、发背、疔疮的骑竹马灸法,而且提到很多的有效病例,可见在当时无有效抗菌素的条件下,这种强烈刺激机体的创伤疗法(所用艾柱底有三分阔,约0.6-1厘米)能有效激发出人体抗感染的自愈能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简便疗法。它对于现代的意义在于:如果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各种各样的超级细菌而无有效的抗生素可供使用的时候,这一古老疗法极可能奇迹般的解决某些棘手的难题。这一点,在现在这个抗生素普遍滥用的时代是很值得提前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

该书在罗列了各种急症的对应灸法之后

对于刺灸疗法在急救醒神中的效果差异问题,从其中的一节文字中就可以看出:“夜魇者……忌火照,但令人痛啮其踵及足大指侧即活,皂角末吹入两鼻亦良,经一二更不活者,灸两足大指上各七壮。”这段文字所说的救治次序告诉我们,直接灸的刺激强,用于急救醒神为有效,强过痛啮(类似粗针重刺)、皂角吹鼻。这一点,从叶橘泉治两例气厥昏迷的病案中也可以看出,其中一案用直接灸涌泉,患者很快苏醒,另一案因为无艾草,改用衲鞋底的大针重刺数针才醒转,案中明确说到,直接灸涌泉为此症之首选疗法。关于气厥昏迷,我也遇见一例,我用粗针(加药水的大针筒上的针头)刺其中冲穴,没有反应(患者晚八点发病到第二天上午醒转,住西医病房用西药促醒),当时若改用直接灸或许能立时见效。

对于直接灸治疗急症,我看到的报道不多,除前诉两案之外,还有安徽张笑平治疗心绞痛首选熏灸内关穴应急然后再用汤方。我曾经自灸中魁治疗呃逆下火立效;还曾治疗一妇人脐腹绞痛用厌食散填脐加以艾灸,立时见效;治内子甲沟炎初起用隔蒜灸局部,一壮后即舒适而不痛;治小儿正平伤食水泻甚重,用艾条温灸脐部及止泻特效穴,当日见效第二日即愈。

总之,灸法为便捷有效的古老疗法,能治疗各种急症是不争的事实,《备急灸法》所载详实切用,颇值得研究,确是有志于弘扬传统医学的学者们当仔细研读的一本古籍。

灸法作用

一、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二、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