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内劲与技法的关系教学

太极拳练久了就会感受到有内劲的存在,而内劲也是练习太极拳的必然阶段,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内劲么?内劲与劲有什么区别呢?不清楚的话就赶紧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之精华,太极拳锻炼除了养生健体以外,还要讲究攻防技击的搏击艺术。尽管当今社会人们更注重于养生,但作为祖国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尤应讲究技法与内劲。为使练拳者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技法与内劲的关系,有利于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并予以发扬光大,现对太极拳的技法与内劲作粗浅论述。

一、技法与内劲的关系

太极拳的技法和内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技法又称技巧、技艺、手法、着法;内劲也称内功、功夫、功力、劲力。凡是与人搏击的竞技运动,如武术、拳击、摔跤、格斗等,都应俱备技法和内劲两方面的内容。

王宗岳的拳所云:“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变化万端指的是技法,理为一贯指的是内劲。技法可以由老师传授或拳友之间相互切磋,也可以观看别人演练时偷偷铭记揣摩,待锻炼成熟后即可应用。内劲是人体所能释放的能量,也是人体自身的功力,劲与力是属于同一个范畴,劲是力的升华,力是劲的基础。内劲的锻炼必须在老师指导下,遵照正确的训练方法,经过自己长期不断地刻苦锻炼后,逐渐生成出来。以太极拳锻炼对内劲生成过程,必须先经过摧僵化柔,然后再能积柔成刚。内劲的锻炼质量是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而定,每个人锻炼的结果不可能一个样,但只要能刻苦锻炼总能出成效,所有一代宗师的高深武功,都是通过长期刻苦训练而来。

在搏击艺术中,技法是方法问题,而内劲是功力问题,技法与内劲既不能混淆,又不能分开,两者必须结合使用不可缺一。任何技法中必须贯注于内劲,才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技击效果。如果不练内劲而光对技法练得相当成熟,招式也使用得很漂亮,这是无内劲的招术,练到后还是花拳绣腿,与人交手时非但打不动别人,而自己却不经一击。反之,如果只练内劲而不练技法,虽功力长大了,而这是无招术的功力,若与人交手时,就不知道化与打的方法,也不会掌握击打的时间、角度、部位、方向问题,只能是盲撞乱打一通,那同样是击人不妙。用现代人的说法,技法是搏击艺术中的软件,内劲是搏击艺术中的硬件,硬件与软件必须组合使用才能奏效。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前辈拳师们明确指出在练拳架招式的同时,必须要结合训练内劲,内劲训练也称功力训练,任何拳术都有它的内功心法和内劲的锻炼方法。唯有技法结合了浑厚的内劲,在与人推手或交手时,才能实现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目标,只要技法运用得当,内劲一经猝发,即能将人轻飘飘地击弹出丈外,或震透其内脏并伤其筋骨,让人胆战心惊!这才能称得上为中国功夫。

二、技法的变化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为八大手法;进、退、顾、盼、定称为五大身法、步法及眼法,总称太极十三势,也是太极十三法,其核心为守中用中的(中)。对称内形为正、隅、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其核心为轻灵的(轻)。八大手法应有八八六十四种变化,例如手法中的按法,就可变化为双按、单按、正按、侧按、左按、右按、前按、下按等。再如靠法的变化,有肩靠、胯靠、背靠、左靠、右靠、前肩靠、正肩靠、后肩靠等。另外在手法与手法之间的互相变化,例如由掤变为捋、由捋变为按、由按变为采、由采变为靠等的变化。腿法和身法也有许多变化,例如腿法的使用,又可分为踢、撩、蹬、踹、摆、插、套、勾、扫等。身法中有纵、横、高、低、进、退、返、侧等变化,其中如闪展、腾挪、进退、转翻、纵跳、窜崩、扑压等都是身法的变化。眼法是众法的灵魂,也是武术家的精神所在,既能左右顾盼观察来势,又能对敌起一种威慑作用。步法为一身的根基,定位时靠步法,非定位时亦靠步法。无论手法、腿法和身法的变化,均依赖于步法的配合。

所有技法都必须是手、眼、身、法、步的综合协调,行拳的灵活与不灵活在于步法,发劲的稳沉与否也在于步法,太极拳的散打训练中是很注重步法的灵活多变,所以才有“三分手法,七分步法”的说法。技法在应用时可以千变万化,变化的根据是随着对手来势的变而变,技法在实际应用时的变化,还可以运用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指左打右、直来横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真假虚实,纵横高低等变化。技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变化万端,变与不变的原理,是来源于易经象、数、理的哲学思想范畴,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中求发展,太极拳也如此,在推手或交手中谁能善于变化,谁就能掌握制胜权。太极拳技巧的运用除了全身协调和技法熟练外,还要靠自己的智慧和灵敏的知觉功夫,先要摸清对手的虚实,决不盲目出手,能知己知彼,然后能快速变化,时时处处必须抢得先机,就是将被动变为主动。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应在不动中去感知对方的动静,也是以静御动。

1/3页
太极拳教程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