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基因从哪儿来
远古时代的抗饿基因,在现代成为肥胖根源之一。
现代欧亚大陆居民以及他们的美洲原住民姊妹种族约有1%-4%的尼安德特人血统,而中国华南地区各民族和南太平洋地区原住民则有着更多一些的丹尼索瓦人血统。
尽管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血统影响比例很低,但在人类进化史中的意义可能非常重要。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指出:拉丁美洲土著居民中很多人携有一个会增加肥胖率和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基因;
而这一基因在东方人也可高达20%,但在欧洲人、非洲人非常罕见,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东方人特别是美洲原住民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种。
而让研究人员颇感意外的是这基因恰恰就发现于丹尼索瓦古洞的尼安德特人妇女。这暗示这一基因很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继承于尼安德特人。
研究人员考察了8000余名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土著居民的基因状况,发现约一半受访者体内含有名为“SLC16A11”的基因,这些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平均要比其他人高25%。
如果父母均有这个基因,则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50%。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基因与调节运输代谢物的蛋白质有关,可能会影响特定的类脂物质代谢,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这一如今看起来糟糕的致病基因初可能有着非常积极的竞争性优势,因为在饥寒交迫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大的威胁是食不果腹。
此基因帮助人们更多地储存能量,更高效地利用食物。特别是对于跨越白令海峡的印第安人祖先,其意义可能更为重大。
古印第安人食物中的纤维素,是现代人的20到30倍。
遗传学风险并不是直接导致糖尿病高发的唯一原因
2012年有一个略显重口味的研究:在印第安人粪便化石中未消化的纤维素组织中,研究人员发现古印第安人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是现代食物的20到30倍,而且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小,导致了 今天印第安人对现代美国人的食物不适应,所以更容易患糖尿病。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印第安古人吃的主要是一些用玉米、野向日葵等种子做的面粉食物,以及一些高纤维肉质植物如丝兰和仙人掌果。
遗传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