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和口腔医学以及眼鼻咽喉科学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时期治病的一般都需要中医,而西医非常少见,那么西医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眼科学和口腔医学以及眼鼻咽喉科学又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各有哪些发展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眼科学
一、西医眼科学的传入
1807年英国传道会派马礼逊来广州传教,1820年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医李文斯敦在澳门开设诊所,治疗内、外科疾病,兼治眼科疾病,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之时,也是西医眼科传人之时。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眼科施行白内障手术已较为成功,正好成为教会医生的医疗手段。18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眼科医生郭雷枢来华,在澳门首创眼科医院先后五年,治疗了众多患者,颇受欢迎。
1834年,美国派传道医生伯驾来广州,次年开办广东眼科医院,后更名为博济医院。不久他以带徒弟的方式,训练了三名中国医助,除做眼科手术外,也兼做外科手术,其中关韬在做白内障手术方面,颇负盛誉。继伯驾之后,1855年嘉约翰来广州,在华50年,除诊治眼科病人之外、于1880年翻译出版了《眼科撮要》一书,1881年,在他翻译出版的《外科手册》中第六卷为眼科手术。此外传教医生还翻译有《眼科治疗学》、《付氏眼科学》、《屈光学》等。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初,有的医院虽有眼科,但人数很少,并且大都是外国医生,这是因为当时各教会医院只能以带徒弟方式造就医生。这在数量和质量上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1866年,广州博济医院首先成立一医校,教学内容虽有眼科,但设备简陋,学生人数很少。
二、我国现代眼科学的建立
20世纪后,各类医学院校相继成立,这些学校在成立之初,年制不同,教材不统一,虽都设有眼科课程,但内容极不一致,且多与耳鼻喉科在一起,内容简陋。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校才开始将眼科与耳鼻喉科分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眼科专科。当时任眼科教授的是李清茂(1884~1946),他是我国早期眼科专任教授之一。他1924年开办眼科进修班,一改过去完全用英语授课的方法,开始用中文授课,并翻译了《梅氏眼科学》作教材。当时参加者20余人,这些人多数成为我国西医眼科的主要力量,对促进我国现代眼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许多我国有志之士到欧美或日本专攻眼科归来,为我国眼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的如李清茂、陈耀真、罗宗贤、毕华德、刘宝华、石增荣等。
20世纪初,在我国各地,不仅大城市,在较边远的中小城镇也建立有眼科,出现了一些以眼科为重点或眼科专科医院。其中成立较早的是北京同仁医院,1886年美国美以美传教会在教堂旁设立了一个小的眼科诊所,1903年扩建为一小的医院,由于当时美籍院长贺庆是一眼科医生,于是眼科得到特殊发展。1929年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及口腔医学院的眼耳鼻喉科医院成立,是我国早的专科医院之一,并于1931年开办两年制的眼耳鼻喉科训练班(研究生班),为培养专科人才作出了贡献。1932年创建的顺德府公教医院(亦名仁慈医院),是以治疗眼病为主兼治其它科疾病的专科医院,医院还实行巡回医疗为附近农村治疗病症,颇受群众欢迎。该院几经扩建至1939年已发展至病床60张,成为当时较大的农村专科医院之一,即今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前身。
为促进眼科学的发展,1932年毕华德等于北京,周城浒、刘以样等在上海,其后陈耀真等于济南,先后成立了地方眼科学会。1937年,中华医学会开第四次全国大会时,成立了全国眼科学会,选举周诚浒为第一任眼科学会会长。1929年毕华德等在北京组织创刊眼科专号于《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翌年又发刊《中华医学杂志》眼科专号,前后共只出刊10余期。在东北高文翰、石增荣等曾创刊《中国眼科杂志》,但不久即因“九一八”事变而停刊。眼科专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直至1950年才创刊。
口腔医学
一、1840~1911年口腔科学发展概况
1840~1845年间,有些教会医院设立了牙科。通过这些医院的牙科或牙医诊所的活动,将国外先进的近代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陆续传入我国,促使我国近代口腔医学有了缓慢的发展。
我国近代口腔临床治疗诊室的建立,早始于晚清皇宫太医院中的牙医室。在1898年间或稍后,清皇朝建立了宫庭式的牙医室,首届主持人陈镜容牙医师。在此牙医室中,已应用西方的口腔科药品和材料来治疗口腔疾患和修复牙齿缺损及牙列缺失。民间建立近代口腔临床治疗诊室的时间稍晚一些。1908年,英美教会人士在四川成都开设了专门的牙科诊所,为平民医治口腔疾病,此为我国早建立的近代牙科诊所之一。清末年代,我国口腔医学发展虽比较缓慢,但临床上治疗的病种已涉及牙体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炎症、口腔肿瘤、颜面神经疾患以及涎腺与颞颌关节疾病等。
我国近代口腔医学的发展,除一批传教士医师起着积极作用外,早期我国即有少数学者出国学习西方口腔医学,回国以后应用近代口腔医疗技术开展临床治疗工作,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善亭牙医师,是较早时期从事西医口腔科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l900年前去澳大利亚学习外科与牙科,归国以后,在广州和香港开业医牙疾,并著有《[新发明牙科卫生书]》(1904年出版)。
二、1912~1949年口腔科学发展概况
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38年中,我国口腔科学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临床方面比前半个多世纪有较大的进步。从1911~1946年间,国内先后建立的10所牙医本科与专科开设的口腔临床课程及实习内容分析,口腔外科、冠桥与托牙修复,牙颌正畸、儿童牙科、口腔X线诊断等诊治内容,基本上与国外近代口腔医学相类似。
旧社会经济基础很落后,儿童牙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仅在少数口腔教学医院中设有专门为儿童进行牙病诊治的治疗室。19世末,Anggle氏对牙颌畸形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理论,发表了错颌分类法,对我国口腔正畸学很有影响。我国一些留学的牙颌正畸学家,回国后率先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由于条件的限制,仅局限少数青少年中的患者,很不普及,只能算奠定基础而已。我国在20~30年代开始重视防龋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仅在少数小学的儿童中开展,牙病预防尚处于荫芽阶段。
1914年刘东生编《中国牙科大会记》所载每百万人中,仅有牙科医师一人。因为在1914年以前,我国尚无培养中国学生的牙医学校。至1949年,已建立的几所牙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总共不足700人(另一统计数为500名左右),而且只分布于几所院校的口腔教学医院及少数大中城市医院的口腔科中。就全国而言,口腔医学的“缺医少药”情况相当严重。由于旧社会政治经济落后的影响,口腔医学界少于交流,缺少统筹,更为导致其本身发展缓慢落后的结果。
耳鼻咽喉科学
一、近代耳鼻咽喉科的建立
1906年,北京协和医学堂〔协和医学院的前身)附属医院内没有五官科,全院80张病床中,五官科病床仅4张,且无专职的住院医师。1916年协和医学院设眼耳鼻喉科,耳鼻咽喉科业务由美籍医师邓乐普(DunlapAM.)主持。1918年眼科与耳鼻喉科各自独立。同年高施恩入协和医学院任耳鼻咽喉科医师,高施恩成为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名中国籍耳鼻咽喉科医师。
1938年张庆松在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了变态反应临床业务,但规模很小。1947年协和医院复院后,耳鼻咽喉科下设三个科。刘瑞华负责耳鼻咽喉科业务兼管牙科;张庆松负责鼻科;徐荫样负责咽喉和气管食管科。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建立,是中国耳鼻咽喉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培养了我国第一代耳鼻喉科的人才,以后全国其他各省、市医院陆续建起了耳鼻咽喉科。
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在我国领土上的南满铁路控制权。1907年4月创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连医院。1907年7月建立耳鼻咽喉科,日本人岸一太郎首任医长(即科主任)。满铁大连医院是我国独立的耳鼻喉科首建单位。该科有自己专用的手术室,器械齐全,有全套内窥镜检设备,有完善的隔音室,及当时先进的美国制造电子管听力计,可进行前庭功能检查,有电鼓膜按摩器,并有可进行中耳病理及生理研究的实验室。
1911年美国教会在上海创立的宏仁医院里,设立了耳鼻咽喉科。翌年,在杭州的浙江医药专门学校里开设了耳鼻咽喉科课程。浙江医药专门学校是我国开展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的早学校。1911年陆军军医学校成立耳鼻咽喉研究科。
1913年博济医院设眼耳鼻咽喉科,1914年济南齐鲁医院设立耳鼻咽喉科。当时设备简单,只能做一般检查和治疗。1929年郎健寰到齐鲁耳鼻咽喉科任职后,1931年美国赠送齐鲁医院内窥镜,为喉、气管、支气管的检查创造了条件。1928年汉口协和医院已有英籍耳鼻咽喉科医师翁(WongAS.)施行扁桃体、鼻息肉切除等手术,1936年李宝实到汉口协和医院工作,建立了耳鼻咽喉科,在外科附设病床数张,开展了扁桃体挤切等手术。
二、耳鼻咽喉科教学与临床工作
1949年以前,我国耳鼻咽喉科教学工作进展缓慢,教学方案大多承袭国外的方法,各年级的教学计划也大致与国外相同。至1949年,我国培养出来的耳鼻咽喉科医师仅50人。教学离不开师资和教材,而在这两方面都是非常贫乏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早期重视耳鼻咽喉科教学的学校之一,在姚梦涛任教于该校期间,鉴于教材缺乏,遂以德文教材为蓝本,编写了耳鼻咽喉科教材。因其擅长绘画,故对耳鼻咽喉各器官的解剖讲解异常细致,讲课效果很好。
关于教材,无论著作或译作都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949年以前,我国出版的耳鼻咽喉科译著主要有:沈玉赖编译的《耳鼻咽喉科学》(原著日本射介纯,上海新医书局1948年出版);王保华编译《气管食管学》(JacksonC.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49年出版)。1937年郎健寰曾翻译《耳鼻咽喉疾病》,可惜在将此书交上海商务印书馆排版印刷时,因战争原稿被焚,致使此书未能及时出版。值得提及的是,陕甘宁边区延安医科大学国际和平医院的耳鼻咽喉科主任李亭植,于1940年编写了《耳鼻咽喉科学》。该书由抗战时期十八集团军留守兵团卫生部出版,据推算出版时间迟是1945年。该书是我国出版印刷的第一本《耳鼻咽喉科学》教材。这本教材现在保存于《延安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柜内。
中国近代耳鼻喉科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在各医学院校先后设立了耳鼻咽喉科课程,床位数逐年增加,尤其是各种手术逐渐开展起来。如,刘瑞华于1920年首创乳突凿开术;1928年开始采用内窥镜取除异物;胡懋廉于1930年首创经直接喉镜取除气管异物,1939年又首次施行喉全切除术;李宝实在国内首创扁桃体挤切术;1942年郎健寰与孙鸿家在山东齐鲁医院做了一例全喉切除术,手术很成功,术后指导病人学会食管发声,是为食管发声的首例,也是食管发声训练的开端。1947年姜泗长、孙鸿泉首创内耳开窗术;李宝实首创鼻内筛窦根治术;步丰驹首创食管扩张术;林必锦首创个上颌骨切除术。
三、临床专业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创立
四川成都存仁医院于1894年建立。开始为一小型的普通医院,1929年1月在美国人彼得森(Peterson)主持下改为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成为华西协和大学的教学医院,并成为当时我国和东南亚大的一所五官科专科医院,设有病床38张。
1937年在存仁医院由陈耀真、郎健寰、胡懋廉等人发起,成立了四川省早的眼耳鼻咽喉科学会,1946年与眼科分开,成立成都市耳鼻咽喉科学会。
1938年华北、华东的一些大学内迁成都,其中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与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成立联合医学院、存仁医院成为三所大学的耳鼻咽喉科联合教学医院。存仁医院是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对我国耳鼻咽喉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看完这篇关于西医的文章,大家对于文中提到的近代西医中的眼科学和口腔医学以及眼鼻咽喉科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的内容是不是都明白了呢?这些学科的建立都是为了西医在中国的确立打基础的,因为只有学科全了,西医的完整体系才能够确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