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疾病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2015-10-13 05:57:28

  1、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鉴别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妊娠特有病症,主要表现为妊娠28周前后出现皮肤瘙痒和轻度黄疸综合征。患者一般状态好,无消化道症状,妊娠结束后瘙痒及黄疸迅速消失。肝功能检查呈阻塞性黄疸表现,ALT轻度升高,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但不超过102.6μmol/L,血清胆酸在症状出现前就明显升高。本病预后良好,但因胎盘组织也有胆汁沉积,引起胎盘灌流不足,胎儿缺氧,故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2、与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的鉴别

  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在妊娠早期发病,黄疸较轻,ALT轻度升高,尿酮体呈阳性,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后病情迅速好转。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3、与妊高征引起的肝损害的鉴别

  妊高征引起的肝损害,ALT、AKP轻度或中度升高,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妊娠结束后迅速恢复。

  4、与妊娠急性脂肪肝的鉴别

  妊娠急性脂肪肝为妊娠晚期特有的疾病,以初产妇和妊高征患者居多。有与重症肝炎相似的消化道症状,如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肾功能衰竭,易误诊为重症肝炎。病因不明。本病虽有明显黄疸,但尿胆红素多为阴性,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胆红素不能过滤有关。B超显示典型脂肪肝图像。肝活检,见肝小叶中心肝细胞急性脂肪变。

  5、与药物性肝损害的鉴别

  妊娠期应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如异烟肼、氯丙嗪、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药等。除用药史外伴有皮疹、瘙痒、关节痛、蛋白尿等。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ALT、AKP、胆红素暂时升高,停药后多可恢复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