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24式太极拳基本动作教学

太极拳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内涵丰富,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太极拳的学习,需要我们一步步的逐渐掌握太极拳的要领,那么下面我们就结合太极拳教程简单的了解下太极拳立身中正的原则吧。

立身中正并因此而达到中定之境的圆融一体之和合状态中,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所在。

在流传下来的先贤拳论中,关于这一点的要求很明确:

“虚领顶劲,用意将头顶的意思轻轻领起,气沉丹田,使游走于胸腹之间的气息下降,不偏不倚,精神领起中气下沉,则身体自然居中正直,忽隐忽现,身体中直则气息通畅,全身之意可以随心所欲,因事在意而于任某一处自由去来:需时自在而无所从来,无用即去而去无所去”,这是《太极拳论》中对如何做到中定的具体法理。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立身以求得中正的形姿、安舒的神意,自可得中正的功效——支撑八面是中定的表现之一,这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关于中正的内外功效描述。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尾闾部位置于水平状后,精神自会逐节上领,可获满身轻爽感、心神流畅意,这是《十三势歌诀》中对中正境地的指示;“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内气鼓荡成团,所谓混元一气也,必须先提领精神。这是《走架行功打手要言》中对中正的重要性的特别提示,也是对达到中正行功的逐步指引。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按:太极拳中虽有斜中寓正之说,但那是随曲就伸原则实施中的权宜,正法仍以中正为是。

立身中正之教,由来久矣!自古圣贤设教皆以此为本。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说中庸应是道德的高层次了。程子解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所谓无过不及,经常如是。《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发而中节的意思是指凡有所为皆适宜、合理、当为。做到了静时守正不偏,动时合乎时宜,自然与天地同体而明万物生育之理!

中正不仅是太极拳的学习的要点,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从之前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圣贤都有过对于中正的描述。中正,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根本,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礼记》曰:仁义礼智,人道具矣!故知仁义礼智是为人处世立身修行的指归。礼智即中正!此义古来即存,此说至宋周敦颐始倡:盖因周子因言礼智之范围太宽,难以确明,而且礼有是否恰到好处即中不中节的问题,智也有适不适宜即合不合乎是非正义观念的问题。说中自无礼的过与不及,指正也去掉了是非善恶之争端。正如朱熹所说中是礼之得宜处,正是智之正当处;中者礼极,正者智之体!因此,周敦颐明确指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中正仁义是修养的目的要求,主静则是修养的高原则,而能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实即归于自然也。此亦太极拳学之纲领也!

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三丰祖师以《太极图说》为本,而做《太极拳论》,将圣贤教化融入拳术修炼中,“以拳体道”,拳道体系才得以面世,又不悖圣贤传心之原则,真正“理惟一贯”也!

能做到立身中正,则“阴阳不偏,循环不息,(可)守正以待感,叙得其宜,为经常不易之道,此中正仁义之理所从出。”

朱熹指出:阳,刚也,仁也,物之始;阴,柔也,义也,物之终。一事一物自始至终不失中正即是“阴阳不偏”;“循环不息”的自然是气血,阴阳不偏,自然气行血畅;“守正”即是守我中正“以待感”者,我依理合法,守正不易,自可渐渐感知自然化育万物之妙处;“物得其宜”者,为我但能持正不偏,守之得感,日久见功,自能随感而发,而且“发而皆中节”,即所谓“应物自然”,使万物自然得其宜在;“为经常不易这道”者,是对应首句而言,持中守正即是经典规范——经常不易也!太极拳道即此理耳。

太极拳的拳理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内容的,因而太极拳练习者往往会在提升太极拳水平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因而想要学会立身中正,就需要进行对于修养的提升,将生活的中正与练习结合起来。

在拳道体用中:在体不能行持中正,自无益人功效;在用不能守中正行,自为人乘!《大学》中说: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心者,先诚其意。周敦颐在《易通》中亦指出:“诚者圣人之本”,“圣,诚而已矣。”换言之,圣人不过是达到了诚罢了。而立身中正或行持中正仁义,所以为致诚之道。诚于外者,中正仁义;诚于内者,心气和合,神意如水,寂然不动!

故知中正守中是致诚之由,寂然不动者(静极),诚之所以然也。以中正之心树中正之形(以意生形),圣贤教化耳。

心不逐外,则归一而合道。太极拳学之道,由斯而立矣!

练拳行功在安排好自己,首要即在站对位置!

站不对位置就找不到感觉,身心不能舒适安逸,勉强行功,难入境中,就是瞎练!瞎练自难为功。站对了自然已在拳境,感觉自然产生,练始有功胃身心得安舒轻爽之利。

重阳祖师说“身安而虚,道自来止”,即指此意。

如何站对位置?是否有不宜站处?站哪里才叫站对?

其实,世上凡能立足处,皆是好位置,要在你心中放下染著!

“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来做此事!有此认识则站何处有甚区别?此其一理也。语云:举足轻重。意为一举足则关乎轻重,所以当随处一立,即以松脚为人境门径。找到脚松的感觉,自然美境如图,次第发生眼前。这也是“无极而太极”(见周濂溪《太极图说》)的原理。无极主静,所以行功练拳之前,务要清理身心之杂乱处,而归入寂静之中。于静中可觉己身之中正。能立身中正则渐能致虚而使身中空虚,虚空中通,谓之得中。守此虚无,谓之守中。得中者即得机势生发之先兆,即站对位置!

结合上面的文章,我们能够了解对于太极拳的立身中正究竟应该如何进行练习。练习太极拳的人,可以仔细的学习一下,然后运用到你的实际练习之中去,通过反复的练习必然能够掌握这一要点,从而提升太极拳水平。

1/1页
太极拳视频教程太极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