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原因 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胆囊息肉的症状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
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
为数不多的胆囊息肉患者病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体现在右上腹的轻度不适,若病人还伴有结石时,可能出现胆绞痛。
通常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强,有相当数量的人之前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
等出现症状时,可有右胁隐痛,牵及右肩背,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欲呕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此类病人应予定期BUS随访3~6个月,若出现明显症状或PLG迅速增大时才考虑手术,如届时胆囊功能良好,可作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往往<10mm82%,以多发性为主75%,外观呈桑葚状,蒂细如线,质脆易落,因而很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则可作腹腔镜胆囊切除LC。
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获宜及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
从病理角度来看,包括腺瘤样息肉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混合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增生和炎症性息肉、胆囊腺肌病。
根据我院的检查结果,其病理特点是:①胆固醇息肉:蒂部由血管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少量黏膜上皮,内含大量的泡沫样细胞。②炎症增生性息肉:是指局部组织的一种增生,表面覆盖有上皮细胞,中间有增生的腺体,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③胆囊腺肌病:指胆囊壁纤维性增厚,常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局限体管壁增厚。④腺瘤样息肉:大量腺体组织。乳头状腺瘤的特征是具有树枝状结缔组织核心,被覆高柱状上皮细胞,可有一定量的内分泌细胞Seritonin细胞,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如果感觉自己胆囊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胆囊息肉的检查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我们不是非常的了解,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一下各种胆囊息肉的检查方法都有些什么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