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二十四节气

惊蛰的习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

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有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

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惊蛰吃梨寓意离家创业

山西民间在惊蛰日要吃梨,即使十里不同俗的城市乡村皆然。

惊蛰之蛰,此指“藏”

惊蛰即冬眠的小动物被雷震惊醒后出来活动,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标志大地回暖,进入春耕之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九首》其三)。

在“草木纵横舒”的惊蛰时节,晋地乍暖还寒,天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梨,味甘汁多,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此时于人们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间称之为“春困”。

“春困”虽然不是病,但也会影响人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易使人出现疲劳、瞌睡、工作效率下降等。

专家提醒说,消除“春困”,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加强锻炼外,在饮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大油大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

专家提示说,春季膳食要科学合理地搭配,如主食粗细粮、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荤与素、汤与菜的搭配等。

此外,还要多吃含有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鸡肝、坚果、菠菜、奶酪等。另外,饭量不宜过饱。

结语:惊蛰是中国的传统节气,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只是现在的人们都忙于工作和生活,渐渐把这些习俗淡忘了,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惊蛰节气的习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并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

2/2页
惊蛰节气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