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 如何区别治疗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区别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途径为细菌毒素的污染、微生物感染。通常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而胃肠型感冒常采用藿香正气滴丸进行治疗。两者组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饮食不洁净史,同时急性胃肠炎会出现高热或者低热的症状,而胃肠型感冒的患者不会发生。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较为相似,在临床上常常多数医师会将胃肠型感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是将急性胃肠炎误认为胃肠型感冒。因此,本文通过对急性胃肠炎与肠型感冒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式进行探析,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1 急性胃肠炎
1.1 临床表现
急性肠胃炎通常会引起患者出现轻微的腹泻,状况较为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内,颜色呈黄色或者是黄绿色,同时伴有白色皂块或少量的黏液,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低下等情况,有少数情况下会呕吐出咖啡样物。若患者出现低血钾的情况,会引发腹胀,还会出现全身中毒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不规律的高热或低热、心情烦躁、精神不振、意识模糊,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昏迷。
1.2 病因
导致人们发生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是由毒素与病毒而引起的,病菌中主要以嗜盐菌感染、沙门菌属为主,毒素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为主,但造成急性胃肠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沙门菌属,在多数患者体内会发现鸡鸭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以及猪霍乱沙门氏菌。当患者食用不卫生的肉、家禽、鱼、肉,或者是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或者是嗜盐菌生长的海螺、螃蟹等均会引发急性肠胃炎的发生。但细菌性食物中毒而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胃肠炎具有潜伏期较短、发病比较急、时间集中等特点。细菌性痢疾引起急性胃肠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经常出门、习性改变、生活环境改变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感染腹泻,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土不服。
1.3 治疗
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方法较多,但治疗目的均是以通肠养胃及抗菌消炎为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药物,当患者确定为是细菌感染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以每天使用抗生素,每天3次,每次的剂量为0.3克。但需要注意孕妇、儿童禁用的药物,例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等。
也可多使用比奇、思密达等药物来实现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急性胃肠炎,在其治疗中需要提升阳性、温和肠胃、温中化浊清暑利湿。
处方:茯苓12克,大腹皮10克、焦山楂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焦神曲10克、炒麦芽5克、莱菔子1克。有部分寒湿型患者可以藿香正气散加减,处方为:茯苓12克、白芷10克、藿香10克、白术10克、大腹皮10克、紫苏10克、厚朴10克、甘草6克、生姜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