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旅游 最美海滨城市
海岸特点
沿海表层水温变化较外海明显且幅较大,年平均水温11~14℃之间。海水表层盐度年平均28~31%左右。潮汐自莱州到龙口沿海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到牟平以及海阳市沿海为正规半日潮。
海岸主要分岩岸和砂岸两种,西起莱州市虎头崖,东至牟平东山北头,是曲折的岩岸,海蚀地貌显著,其余多为砂岸。名胜古迹众多,是游览避暑胜地。
中国北方水果之乡
北纬37度的独特地理和气候环境,使美丽富饶的烟台成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享誉盛名的“水果之乡”,一年四季瓜果不断。其出产的“烟台苹果”俨然已成为中国苹果的代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烟台大樱桃号称北方春果第一枝。每年九月的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至今已举办十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已经连续举办三届。
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1987年6月15日,国际葡萄酒局局长罗伯特·丁洛特在烟台市原市长俞正声为国内外葡萄酒专家举行的晚宴上,宣布烟台市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并向烟台市颁发了一枚“1987年国际葡萄·葡萄酒年”纪念章。
国际葡萄·葡萄酒局1987年6月15日在烟台举行国际葡萄酒和白兰地品评讨论会。专家们先后参观了张裕公司的葡萄基地和葡萄酒、白兰地生产线。烟台大片的葡萄园和葡萄长势给专家们留下了极深刻印象。对张裕葡萄酒、白兰地、味美思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鉴于张裕公司在葡萄基地建设和葡萄酿酒方面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有33个会员国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局作出决定,接纳烟台市为中国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方言
烟台方言属胶辽官话,辽东半岛地区的方言很受烟台话的影响,尤其是大连、丹东等地区的方言,与烟台话非常相似。
名字来历
烟台,就是古时的烽火台。明洪武初年,为了防备倭寇犯境,胶东半岛北部设置“奇山防御千户所”,依山势建筑城堡。城堡上也设有烽火台。有了这狼烟墩台,倭寇再也不敢前来掳掠了。。
另有一说烟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烟台开埠1858年,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把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