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骨折的表现
3.影像学检查
要求清晰的X线平片(前后位、侧位及切线位),大多可获得确诊,对诊断困难者可借助于CT扫描;在影像学检查中尚应注意有无胸部伴发伤。
肩胛骨骨折治疗
1.无移位者
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患侧上肢吊带固定,早期冷敷或冰敷,后期热敷、理疗等。制动时间以3周为宜,可较早地开始肩部功能活动。
2.有移位者
利用上肢的外展或内收来观察骨折端的对位情况,多采用外展架或卧床牵引将肢体置于理想对位状态固定。需要手术复位及固定者仅为个别病例。
为确切了解肩胛骨骨折的类型和稳定性,需进行完整的不同角度的X线检查。
常用的X线摄片检查包括
(a)标准的前后位摄片;
(b)X线投照中心矢状偏斜30°垂直于肩胛岗的前后位片,主要用于观察肩胛骨的整体形态及盂肱关节的对应关系;
(c)X线投照中心平行于肩胛岗,与矢状面呈向后30°的侧位像,其“Y”影像的上支分别为喙突的前部和肩峰的后部,下支为肩胛骨体部边缘,此三支的交界为盂窝,正常情况下肱骨头位于盂窝中央;
(d)腋窝位摄片,即X线投照中心指向腋窝的顶部,用于观察盂窝前后缘、肩峰、喙突基底部、锁骨远端及肱骨头骨折脱位的情况。
X线检查经济实惠,但有重叠遮挡的缺点,而且肩胛骨骨折多合并联合伤,不允许多次搬动,摆各种体位,故CT更加方便。对于复杂的肩胛骨骨折,尤其是涉及肩胛盂、肩胛颈的骨折,三维CT重建对治疗非常重要。
特别是需要手术的类型,术前可在三维CT模拟手术,选择好需要固定的骨块,设计内固定的位置、种类、长短,使内固定牢固可靠,并选择好手术入路。
治疗
现代骨折治疗的目的是使骨折处稳定,稳定的新含义是骨可耐受生理运动。
保守治疗SF以青壮年居多,有明显外伤史,但肩胛骨被肌肉包绕,形成保护肉垫,加之肩胛骨边缘部分明显增厚,且在胸壁上活动度甚大,受外力后的移位缓冲了暴力强度,一般移位小,属稳定性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即可。
多数学者认为大部分SF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及肩盂关节的骨折需手术治疗。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治疗时间长、痛苦大,且骨折愈合后往往遗留肩部疼痛、肩关节外展受限等后遗症。
对体部、肩峰、肩胛冈及喙突的稳定性骨折,多数仅予三角巾悬吊3~4周,无需特殊处理,少数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石膏或肩外展架固定3~4周,并发症少见。
肩胛颈和肩胛盂的稳定性骨折,多有轻度移位,需复位并行上肢牵引3~4周,再用三角巾固定2~3周,但外展无力、屈伸疼痛等并发症仍较多。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肩胛骨骨折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我们的肩胛骨是我们臂膀活动的一个主要关节,如果我们的肩胛骨出现了骨折,就会导致我们的臂膀活动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