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教程

太极推手 浅谈太极拳辨证技法的运用

太极拳在我国历史上已有多年的发展,小编今天要与您学习的是太极拳的辨证技法。辨证技法在太极推手中有广泛的运用,太极拳教程中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学吧!

太极拳辨证技法的运用

学习太极拳你会发现,太极拳中有很多对称和矛盾关系,那么如何去辨证这些关系呢?下面我们具体学习一下吧!

一、相辅相成

是指相互矛盾的一对技法因素相依一体、表现出动作的和谐完整。这一技法在处理攻防矛盾时,呈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肪互用”。

例如,杨式拳“搬拦捶”为守、攻并用技法,在技击中搬、拦、捶3法连环使用。搬为防,是以旋臂滚肘截开来臂进击;拦是承上势用另一手以手掌横向拦截化开对方另一手的攻击;捶即再用另一手握拳前冲击打。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上层境界,练习太极推手能提高精神境界,练习太极拳还有防身功效。

此式先消失后打,连守带攻,是典型的攻防互用拳式。相辅相成法在处理动作的虚实、曲直矛盾时,虚实与曲直均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互寓”的关系。

如“高探马”的前探掌,前掌臂由屈而伸,由曲而直,由虚而实直击对方。然而,拳理要求“虚者,非空、其势仍末断”.“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肢体“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中求直”。

于是,手臂不可挺直僵硬,要沉肩坠肘臂微屈,保持关节肌肉稍许伸缩转化余地。惟如此,转化才轻灵,利攻易守。

回顾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处处都有矛盾和协调,在运动中,虚实互容,攻防互用,对立统一,这样才能达到运动的目的。

二、反向相求

是指由欲达目的的反向开始运动,以求达到运动的目的。这一技法在处理动作的开合矛盾时,要求“欲开先合,欲合先开”,“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例如,杨式拳的“双峰贯耳”接“蹬脚”式。

先是两拳由腰侧外弧向前上方旋臂绕环,此为欲合先开,进而两弧由开合一圆达对击对方两耳门目的。

在接转“蹬脚”时,有一个欲开先合而松的过渡,即两拳边随重心微移,边由紧而松,伴以吸气,此时两拳轻柔微合;随即,边转体边两拳渐变掌,圆活自然地徐缓相开,顺势衔接下式“蹬脚”。

此式凸显从反向动作中求得正式动作开始的辩证原理。反向相求法在处理劲力的刚柔矛盾时,呈现“刚柔消长”,“刚柔互易”。如“搂膝拗步”的前推掌,掌臂前推由“柔过渡”,达“刚落点”。

掌由耳侧旋臂前推,运其柔注其刚,劲力由微渐著;在近于动作完成瞬间用意向掌根贯劲,伴随气息下沉一紧,柔弱刚长,柔极生刚,刚落点,完成推掌前击。

随即接转下式,由刚复柔,动作似停非停,意念掌腕放松,气息上提,利用刚的余势、惯性松柔和缓地与下式衔接。展现了刚柔相生,刚柔互变的阴阳法则。

三、顶沉求中

太极拳为“中道”功夫,其原理追求整体“平衡和谐“,顶沉求中法是以上述原理要求身体在上顶下沉、对称对拉的矛盾因素作用下,达到身体的中正和内与形的中和。运动时呈现“有顶必有沉”,“顶沉相应”,“顶沉相济”。

身体如何中正,顶沉如何相济,《拳论》指出,上要“虚领顶颈”,下要“气沉丹田”。上顶为顶颈,下沉为沉劲。顶颈时,沉颈不丢:沉劲时,顶颈不失,二者相应相济,使身体自头顶至裆部形成一股无形的张力。

在“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正中”等要领配合下,达到立身中正安舒。

1/3页
太极推手太极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