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运动 武术

武当武术的起源是什么 武当武术的分类

武当武术和少林武术的区别

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後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

此後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慧可就是日后禅宗在东土的第二代祖师,自此,禅宗在中国有了传法世系。唐初,少林寺已拥有一支勇猛善战的僧兵队伍。武德年间,少林寺僧因助唐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李唐立国后,特许少林寺演练僧兵,可自立营盘,不戒酒肉,俗称“五荦和尚”。以后各朝代相沿成习。少林僧兵队伍是少林外家拳的来源,也是不断吸收中华各种武术派系形成自身武术门派的根基。

武术不是发源自少林但是少林的寺庙僧众给予了武术充分发展的土壤。少林功夫自身出于护寺等原因强调外家功夫,其发展基本限于刚猛技击之术,吸纳中华武术之长进行改进融合。直到天台紫凝道人宗衡于天启四年(1642)将融合禅道两家心法的《易筋经》传入少林,因为其突出的作用才被视为镇寺之宝。当然禅宗哲学与道家本身的融合或者共同点是少林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武当一派在明朝洪武年间的1314~1320左右已经建立,并由张三丰将道家修炼与强身健体护卫道观的武术合二为一,形成道家武术派别。其武术特点的形成早于少林获得道家易筋经而得到改良300多年。可见武当来自少林之说是假,少林武术来自道家甚至可能借鉴了武当是真。因为少林本来就是汇聚中国各方武术而发展起来的。

禅宗心法使得本已陷入炼丹迷途的道家重新大放异彩,但是禅宗本身并没有发展出武术修炼之法。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尤其是道家非常重视自身的修炼,早期虽然走上炼丹迷途,但是后期结合强身健体的实践经验并与保护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产生了真正的中国武术修炼方法。区别于世界各国通行的技击之术,成为人体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少林功夫

拳法

少林拳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而形成的中华武术中影响大的流派,以其刚劲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然据明代戚继光于1561年秋在台州编著的武术名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记载来看:当时少林拳不及少林棍。此书记有“ 宋太祖三十二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等十多家名著于时的拳种,而无少林拳。只载有“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另在明代郑若曾的武术名著《江南经略·兵器 总论》中,亦只记“赵家拳、南拳、北拳、西家拳”等11家拳种,不记少林拳;只载有“ 左少林、右少林”之棍。可见当时少林拳在武术界知名度不高。但现在,我国武术界泰斗、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蔡龙云认为,少林拳术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三类:

一是拽拳踢腿、闪展腾挪、进退快速、变化矫捷、拳脚起动形同一般的长拳。这类 拳的锻炼意义,多侧重于技击功用的训练与提高,称之为“练神”。如“少林短打”、“罗 汉十八手”、“八步连环”等。

二是运气鼓劲、骨刚筋粗、肌腱隆凸、时张时弛、拳脚起动势如南拳。这类拳的 锻炼意义,多侧重于身体外在的筋骨劲节的锻炼,称之为“练精”。如“金刚伏虎”等。

三是呼吸吐纳、气行之脉、守心住缘、止心不乱、动作连绵、纯任自然,拳脚起动类似太极拳。这类套路和南陈智者(即天台宗创始人)所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所提出的“六气”、“十二息(呼吸)”、“止守扰陀那(丹田)”来医治病患的禅法,结合得非常紧密。一代武术大师蔡桂勤和他的师兄如修,曾在沪杭等地演练过“少林心法罗汉拳”,就属这 一类(蔡龙云《少林寺拳棒阐宗》)。

内功

《易筋经》流传至少林寺后,被视为镇寺之宝,该寺武僧将此书作为习武必修的“基础课”,形成了少林武术气功,功 法和技法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易筋经》在当时武术界的影响极为深远,尤其是在清初,为了争夺少林寺高武功秘笈《易筋经》,武林各派曾相互残杀。

为此,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乾隆帝以游中岳嵩山为由而驾临少林寺,命该寺方丈献出《易筋经》,由国家印刷流传(周稔丰、周明《易筋经洗髓经(修订本)·序》)。

晚清学者潘指出:“至今少林寺僧众谨以角艺擅长,是得此经之一斑也”(晚清刻本《易筋经·潘序》)。

民国六年(1917)由大声书局出版的 《少林拳术精义》一书( 又名《易筋经义· 服气图说》),即是《易筋经》的翻版。

民国间,少林寺方丈、武僧妙兴传出的数十种少林功法,大都是《易筋经》行功理法的繁衍(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 )。

在少林功法中,既有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提出的“止观学说”, 尤其是“六字诀气法”名列“少林七十二基本功法”之首;

又在《易筋经》“韦驮献杵十二势 ”和 “神勇八段锦”的基础上,衍成《易筋经》“文八段锦”和“武八段锦”功法,后辑入《卫生易筋经》和《内功图说》,在近出版的《少林武术百科全书》中亦有辑录。

《易筋经》提出的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修习原则,已深深地融入少林武术之中,对少林武功的发展 ,起到了“培基”和“催育”的作用。

武当功夫

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兼擅拳剑,对此,明代及清初文献多有记载,《大邑县志》载有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蒋夔撰《张神仙祠堂记》云:“仙(指张三丰)自少臂力过人。善骑射”。

《大岳太和山记略》载有明湖广监察御史贾大亨(1538年进士)〈题太和山》,诗曰:“山峪凌虚濒,神尊据化权……希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

清初田雯(1635一1704)撰《古欢堂集〉有《三丰道人壁影歌》,其中“熊经乌伸诀自秘”,“长生思假六禽戏”,与导引动功有关。

王夫之(1619一1692)云“拳勇之枝,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

虽然黄宗羲(1610一1695)撰《王征南墓志铭》称内家拳创始人为北宋末武当道士张三丰,但此说来自于武术家口传,无法确考。宋代张三丰之说有可能是武林人士为自高声价,而把丹拳兼炼的张三丰远推到宋微宗时代.并以他为内家拳之祖师。

我们认为元明间武当道士张三丰,既精于内丹仙学,又兼擅拳剑武艺,是道教武术的集大成者。洪武间张三丰在武当山授徒多人.永乐以后钦选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人皆以他为祖师,故其丹法拳技流传甚广。明清以后武林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而重内功、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武当道教武术逐渐在民间传播,影响深远。

道理

道家哲学的本体是“道”。认为“天、地、人”之间有一个永恒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为万物,而又制约万物。它的存在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它的行为是处柔守雌、无为不争;它的表现是柔、静、虚、空、圆、中、正、和等。这些都可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概括表示。这些哲学基本原理用于指导武当拳法,与其他一些武术相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家哲学是古代为了完美地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提出一种宇宙、世界、社会、人生整体统一辩证的哲学观念。道家哲学当然不是专为道家拳术创立的理论。然而,武当武术创造发明于道家,在于道家哲学可广泛运用于道家生存的每一个领域(道家也认为道家哲学是可供人类普遍运于用任何领域之中)。道家比一般人更注重保存自己,因此也必须具有防卫术。

于是,剖析社会流行的防卫术利弊,以道家哲学原理为指导的道家防卫术(起源甚早,并在武当山由张三丰后集大成)——武当拳法便自然产生了。编辑:这是中国武术区分于其他实战技术的重要特点,实际上是中国人体科学的研究实践,自古就有武术医术不分家。

养生

自隋唐以后,主张修炼人体真元之气的内丹术盛行起来。道教内丹术本有趺坐静修一法,但此一法固有能培养人体真元之效,但如果说久坐不起,以人要活动而言,反而形成自残。抑或说,它可以使人长寿,但这种长寿之人却不能走路了。有丹家认为,内丹之术也必须动静结合,若一味以坐成静,所炼之气必成枯孤之气,缺乏生机。

所以内丹术必须要真走动静功结合的道路。这动功一法的出现就成了拳法和武功的雏形。譬如早“熊经鸟伸”的“华佗五禽戏”、“八段锦”、“彭祖功”等。极有可能,道家鼻祖老子那时或很早就继承或创造有养生的动功方法,再后来就发展到唐代许宣平、李道子、宋代宋仲殊、张三丰等的太极拳功,或为内功拳、先天拳等。

元明之际的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太极一派以来,形成包括形意、八卦,各种器械在内的武当内家拳派体系,使它由养生本体上延伸出神奇的技击功能。这种技击功能是在保证养生功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比如,武当内家拳,无论剑法、拳法,其一招一式都是合理地对人进行生理心理的调节有舒筋活络、补血调气、滋养五脏、陶冶身心之妙益。即使在技击中,也不能违背养生的原则,所用方法为“以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所以说,武当武术必须具有养生功用,不具有养生健身功用的就不是武当武术。

12/15页
武当太极剑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