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1北京卫视养生堂:王耀献讲肝气犯胃症状
胃和肝都是我们身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胃和肝的功能正常了,才能给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但是胃和肝又是容易受伤的部位。今天就让我们的王耀献专家来讲讲肝气反胃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王耀献
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中心主任、肾内科主任,现任医疗院长,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中国社区医师》编委。长期从事现代中医肾脏病临床、科研工作,曾参与国家“七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项目研究工作,其中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著有《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疗学》、《内儿科疾病新疗法》、《肾脏病中西医诊治》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2004年度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很多人可能对肝气犯胃这个词比较陌生,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被这种病症折磨着。
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又名肝胃不和证、肝胃气滞证。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症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
临床以胸胁胃脘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胃脘痛、呕吐、呃逆、胁痛,以及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临床表现
常常会有胃部胀疼症状,还会觉得恶心想吐,情绪也比较容易起伏。
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见情志郁闷,善叹息,或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肝气横逆,气滞于胃,胃气上逆,则表现为胃脘胀痛,呃逆嗳气。
气郁胃中而生热,可见吞酸嘈杂。因气郁化火与否的差别,舌苔可为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
若肝郁日久,气郁化火,则可表现为胸胁胃脘疼痛剧烈,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如果火气太大,会伤到我们的肝脏,这样会常常觉得口干舌燥,而且大便也比较干。
若肝气犯胃,气滞不行,日久影响血液运行而致血瘀,则表现为胁肋胃脘疼痛固定,痛如针刺,甚则损伤脉络,而见呕血黑便。
鉴别诊断
肝气犯胃与肝胃不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肝气犯胃属于肝胃不和的范畴,而肝胃不和涵义较广,凡是肝与胃之间生理联系失调,临床上同时出现肝失疏泄,胃失和降,及胃受纳腐熟功能异常者,均为肝胃不和证。
肝气犯胃证与肝脾不和证都是肝气横逆侵犯中焦所致,两者均可出现胸胁胀满疼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
但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其气主降,因此,肝气犯胃证,多兼见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呕吐等胃气上逆的表现;而肝脾不和证,多兼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脾失健运之症。
辨证施治
1.肝气犯胃
证候:呕吐或干呕,吞酸嗳气频作,郁闷不舒,烦躁易怒或悲伤欲泣,胸胁胀满,胃脘不适,每遇刺激或情绪波动则症情加剧,舌淡苔薄或薄腻,脉弦。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降逆。主方:半夏厚朴汤加四逆散加减。如肝郁化火者加左金丸;如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石决明、天麻;呕吐剧烈,加旋复代赭汤;气滞血瘀,加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剧者可加血府逐瘀汤。
2.脾胃虚弱
证候:呕吐时作时止,厌食,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肌体消瘦,口淡,食后腹胀,舌淡苔白,脉濡缓。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3.邪浊扰胃
证候:情志不畅,突然呕吐量多且猛烈,吐后胃脘轻度不适,胸脘满闷,可伴发热恶风,头身酸痛,舌淡,苔薄白腻,脉浮滑。治法:芳香化浊,和胃降逆。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如秽浊较重,呕吐不止,可加服玉枢丹(以辟秽止呕),如挟食滞,加谷麦芽、神曲、鸡内金。
4.痰饮内停
证候:呕吐清水痰涎,脘闷痞塞,不思饮食,肠间漉漉有声,可见身形肥胖,时伴有头晕目眩,心悸,夜寐不安,舌淡,苔白腻或水滑,脉弦滑。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主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如吐清水痰涎多者,可用牵牛子、白芥子。
5.肾气亏虚
证候:呕吐日久,日渐消瘦,呕吐时作,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疲惫,健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迟。治法:温补肾阳。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