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 淋巴结肿大4大症状
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常见症状之一,在各期均可出现,有可能是无症状期的惟一表现。艾滋病初期,86%病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表现为持续迁延性肿大,常伴其他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如腋窝、腹股沟、颌下、枕下、肱骨内上髁淋巴结等,同时可伴随深部淋巴结肿大,如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等。查体:不同病期颈部淋巴结特征不同。艾滋病初期颈部淋巴结肿大常常表现为对称、活动度可、有弹性,大小为0.5~2cm,常无疼痛及触痛,持续时间短3~6个月。
AIDS患者淋巴结病变与疾病时期及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依次为全身淋巴组织特别是淋巴结病变、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故要明确包括颈部淋巴结在内的多处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惟一方法为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检查。AIDS病淋巴结病变病理结果分期如下
1.滤泡增生期(1期)
在感染初期和慢性持续期,淋巴结病变以反应性增生为主:滤泡显著增生,形状不规则如地图状,套区变薄或消失;生发中心扩张;由于滤泡中心树突状细胞被HIV破坏可出现“滤泡溶解”现象;此种病理改变并非AIDS病独有。
2.滤泡退变期(2期)
随着淋巴结病变进展,滤泡发生退变,此时滤泡中心细胞逐渐减少,间质细胞增生,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同心圆层状结构如“洋葱皮”样。
3.滤泡消失期(3期)
淋巴结结构紊乱,滤泡数目明显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其间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此期常有毛细血管后静脉增生。
4.淋巴细胞衰竭期(4期)
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代之以组织细胞弥漫性或结节状增生,伴或不伴有纤维化。
滤泡退变和消失意味着免疫功能的衰减,故这两个阶段常合并结核病和(或)机会性感染。
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伴严重机会性感染时不难诊断。
而淋巴结2、3期病变出现局部结构破坏时具有一定迷惑性,有时表现为Kikuchi淋巴结炎样病变需与之鉴别。组织细胞增生有时呈上皮样或梭形,可能被误诊为树突状细胞肿瘤,此时需注意淋巴结肿大程度及分布情况,AIDS病相关淋巴结病常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直径一般在1cm左右,增生的组织细胞无异型性,亦无病理性核分裂象。
故只要对AIDS病有足够警惕性,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果可以鉴别。
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可见多种病因,较常见为艾滋病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合并淋巴结结核、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等等,均需淋巴结活检病理明确。
因此完整的病理诊断报告需包含淋巴结病变分期以及病原体类型,以利于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和预后判断。
对于可疑病例,必要时可以考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淋巴组织中的HIV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