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病因 恶性胸腔积液怎么办
胸腔积液中医辨证认识
胸膜腔内液潴留过多,称为胸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的间隙中有微量液体,3-15ml,对呼吸运动起润滑作用,以避免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在呼吸时相互摩擦受损。
胸膜腔中的液体不断地由壁层胸膜生成,又不断地以相等速度被脏层胸膜吸收,当液体产生与吸收动态平衡失常,如吸收减缓或产生增快皆可发生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在中医属悬饮范畴,是饮证中“四饮”之一,其发病可与下列因素有关。
六淫侵袭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可侵犯致病。本病以寒湿之邪侵犯尤为常见。寒邪袭肺则肺气不得宣发,饮邪留胁;或湿邪浸渍,困厄脾胃,水湿聚而成饮,饮邪留胁。
亦有因感染痨虫所致,此“痨虫”即现代医学所指的结核杆菌,该菌传染能力强,往往在初次感染的后期,机体对该菌敏感性高,易产生胸膜腔积液。古人认为“痨虫”内侵,从口鼻皮毛而入,首犯肺卫,由表入里致病。
饮食不节
平素喜嗜烟酒辛辣或膏粱厚味,则脾胃受损,水湿不化而聚于内,蓄而化热,湿热互结,聚而为饮,流于胸胁。
七情所伤
七情之气伤及五脏,使脏腑功能失调易招外邪入侵,七情所伤,气机不畅,脉络受损,气滞血瘀成癌致病,久则气机失宣,津液偏渗胸胁,聚结成饮。
正气不足
素体禀赋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失调,耗伤气血津液,外邪乘虚而入,或肺、脾、肾三脏亏虚,水液失于布化,停而成饮,聚于胸胁。
综上所述,本病之因仍不离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病机有虚有实,本虚是发病基础,标实是发病条件。寒湿热毒为室的一面,属标。
肺、脾、肾三脏亏虚,通调、转输、蒸化水液功能失职是其致饮的内在条件。寒湿热毒诸邪内结,气道闭塞,津液停聚不能输布,流于胸中,悬结不散,故出现咳痰、胸痛、气促。
本病病位在肺,病因有内外之分,病机为三焦受阻,痰湿、热毒、水饮蕴绪,闭阻胸胁。本病为虚实夹杂证,初期多邪实饮盛,中期、后期多邪衰正虑。癌瘤所致的恶性胸液,乃气血痰毒搏结,正虚邪实,不易治愈,甚则出现气促、心悸、发绀之危重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