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 摆脱压力性尿失禁摆脱烦恼
生育
生育的次数、初次生育年龄、生产方式、胎儿的大小及妊娠期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初次生育年龄在20~34岁间的女性,其尿失禁的发生与生育的相关度高于其他年龄段;生育年龄过大者,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行剖宫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危险性要大;使用助产钳、吸胎器和缩宫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禁危险性也大。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二者常伴随存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肥胖
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种族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有较明确的相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患病率显著相关。
病理生理机制压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根据目前的研究,与这些因素有关: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粘膜的封闭功能减退,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功能下降,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三、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
1、雌激素
雌激素下降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关,临床也主张采用雌激素进行治疗。但近期有关资料却对雌激素作用提出质疑,认为雌激素水平变化与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间无相关性。甚至有学者认为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可能加重尿失禁症状。
2、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后如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一般都在术后半年至一年。手术技巧及手术切除范围可能与尿失禁发生有一定关系。但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子宫切除术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确定的相关性。
3、吸烟
吸烟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相关性尚有争议。有资料显示吸烟者发生尿失禁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可能与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和胶原纤维合成的减少有关。也有资料认为吸烟与尿失禁的发生无关。
4、体力活动
高强度体育锻炼可能诱发或加重尿失禁,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
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有便秘、肠道功能紊乱、咖啡因摄入和慢性咳嗽等。
疾病治疗,良好生活方式
减肥,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
盆底肌训练
目前尚无统一的训练方法,较共同的认识是必须要使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可能有效。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此法方便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停止训练后疗效的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药物治疗
主要为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刺激尿道平滑肌α1受体,以及刺激躯体运动神经元,增加尿道阻力。副作用为高血压、心悸、头痛、肢端发冷,严重者可发作脑中风。 常用药物:米多君、甲氧明。米多君的副反应较甲氧明更小。此类药物已被证明有效,尤其合并使用雌激素或盆底肌训练等方法时疗效较好。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征包括
(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
(2)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3)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4)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病变需行盆底重建者,应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目前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等优点,主要的方式有TVT,TVT-O,TOT等。合并症主要有尿潴留,膀胱损伤,吊带侵蚀等,但发生率很低。
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男性下尿路解剖结构与女性不同,自然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极其罕见,一般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率<1%)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率8-40%)。大部分患者经正确的盆底肌训练后可明显缓解,严重者可行尿道粘膜下注射药物或男性吊带手术治疗,但疗效不太满意。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吧,压力性尿失禁严重时候影响我们的生活的社交,所以大家还是要及时的就诊将尿失禁治疗好,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受到影响,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