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亚健康调理 如何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

亚健康中医调理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人自感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腰酸背痛,疲倦乏力,胸闷气短,心慌,少气懒言,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到西医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异常指标来,医生说你没有病。其实,产生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恢复疲劳,属于积劳成疾的结果。

这就是我们俗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对于这些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西医检查无论是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都没什么异常,这就需要从中医方面来诊断调理。中医诊断在这方面作为对西医检查手段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受到全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

“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不断上升

随着社会种各行各业竞争的激烈,中青年人群承担着家庭、社会巨大压力,他们往往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没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也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盲目自信,总是根据自己经验作不科学的自我判断。由于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识,身体出现了早期病症信号,总以为是小毛病,不重视,硬顶着,等到一定地步,也到了疾病成真的时候。

实际上,许多人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又称“灰色状态”和“第三状态”,这种状态西医检查无阳性体征,难以诊断,后常被以为没有病,实际上身体已出现了疾病的前期征兆。

遇到小病小痛,自己凭广告去药店买些药临时应付一下病情。当身体受不了时,影响正常工作,治疗期已过,疾病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像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什么人易出现第三状态呢?经常酗酒、吸烟、暴饮暴食、体重过重或过轻、夜生活多、夜间工作、脑力劳动过度、妇女经前经后等人群。如果不引起重视和加以防范,持续加重,都可以转化为疾病。这些人在症状时期适合通过中医来解决问题。

正常健康检查应让中医一马当先

如何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基本方法之一便是找中医诊断非常重要。若是每年都能坚持常规体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尽管这样,西医体检也有盲区,事实上,有人一提到检查,不免想到各种数据指标、拍片子等,而忽视了中医检查重要性。中医可以通过人的“精、气、神”和“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再结合季节、气候、地区、情绪等因素,更能正确推断个人生命机能活动状态。

为此,中医检查作为有别于西医检查方法不容忽视。如果病人一旦有疲乏、胸闷、食欲不振、睡不好等症状,西医又查不出什么异常时,可以通过中医来诊断,辨证调理。

中医检查确切地说中医根据阴、阳、卫、气、营、血、三焦、六经等辨证角度来诊断人体身心状态,患者对自我感觉不舒服,中医可以通过自己视角,看人的脸色、舌苔及切脉等方法,判断一个人情况。应该说,把两者结合起来,好先找中医咨询指导,确定检查方向。

在中医诊断后再辨证调理

许多人到中年后,有习惯给自己补一补想法,但在补之前,好让中医了解自己的体质后再作滋补。现在市面上各种补品、保健品盛行,很多广告或传销产品无数,在选择时,容易出问题。由于每人体质不同,适合别人的补品不一定适合自己,弄不好反而“补”出阴阳偏胜问题。

市面上不少补品、保健品,打着提高“免疫力”的旗号,要知道“免疫力”也分好多种,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等。有些人免疫力低下,也有人是免疫力亢进的,自己是分辨不出来的。

而且市场上有些补品、保健品所指的“提高免疫力”,实际上是提高抵抗力,即抗病毒、抗“风寒”,与免疫力是不同概念。所以,不是某一补品对所有人群都适合的。不少人体虚就想到人参,可是参类里还有白参是偏凉的,红参是偏温的道理,对于舌苔黄厚的人,还可能补出其它疾病。

总的来说,进补也需辨证调理,不能笼统地凭感觉来补。安全可靠的方法还是先咨询中医师,分析了解自己情况,中医师会根据你的病情,告诉你该吃什么,哪方面需要科学调理。

“未病先防”是中医的特色之一,即通过调整“未病”状态,改善脏腑功能、通调气血经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亚健康的中医调养方法包括以下诸方面。

药物内治调养

以中医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为依据,应用中药方剂内服的手段,对亚健康、伤残者进行调养治疗,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体可从辨证调养、补虚疏壅、依体质特点调养三方面着手。

药物外治调养

这是指以中草药煎煮、捣烂或燃烟之后,通过对患者的全身或局部进行熏蒸、浸浴、贴敷等以实现康复的一种调养方法。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机体感受温热的物理作用和药物对经络的直接作用,以流通气血、调节阴阳、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

饮食药膳调养

药食同源。饮食药膳调养是指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或以各种食物与药物配伍组方,应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制成药膳,长期服食以达到治病养生的一种方法。食物和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具体应用时,也要遵循辨证用食的原则。

起居调养

中医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能调养人的形体和精神,使形神合一,阴阳和谐,从而健康长寿。正如《内经》所言“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反之,就会导致体弱多病。

10/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