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神经元损伤 神经元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神经元损伤,是一种对人体损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越早治疗痊愈的几率就越大。那么神经元损伤分类有哪几类呢?神经元损伤的症状有哪些呢?神经元损伤的治疗又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

脑神经损伤分类

(1) 嗅神经损伤

经常会有筛窦骨折或额底脑挫伤的症状表现,比如脑脊液漏、单侧或双侧嗅觉部分或完全丧失。

(2) 视神经损伤

常伴有累及眶尖和视神经管的前、中颅窝骨折。病人伤后即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正常。若视交叉部受损,出现双眼视力受损,视野缺损。

(3) 动眼、滑车、外展及三叉神经眼支损伤

常有蝶骨小翼、颞骨岩部及颌面部骨折表现。动眼神经伤者可见复视、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偏向外下方;滑车神经损伤可见向下凝视时出现复视。

外展神经损伤可能会引起的眼球外展受限、眼斜;三叉神经损伤可见角膜反射消失、面部感觉障碍、咀嚼无力,偶有三叉神经痛。

(4) 面、听神经损伤

常有颞骨岩部及孔突部骨折,伤后不同时间出现面部瘫痪、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角膜炎、耳鸣、眩晕、神经性耳聋等表现。

(5)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损伤

极少出现。常有枕骨骨折。表现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声音嘶哑、肩下垂、伤侧舌肌萎缩、伸舌偏患侧。

一、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下运动神经元型)

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

肌肉萎缩扩大,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和肩膀。震颤常见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肌肉或广泛用手拍打,容易诱现。从胫骨前肌和腓骨肌开始或者从颈部伸肌下肢少数肌萎缩,少数肌肉的上肢和下肢开始。

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少数肌萎缩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颅神经损害常以舌肌早受侵,出现舌肌萎缩,伴有颤动,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渐萎缩无力,以致病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球麻痹可为首发症状或继肢体萎缩之后出现。

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缩,以致卧床不起,并因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如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前角者,称为进行性脊骨萎缩症,又因其起病于成年,又称成年型脊肌萎缩症,以有别于婴儿期或少年期发病的婴儿型和少年型脊肌萎缩症,后两者多有家族遗传因素,临床表现与病程也有所不同,此外不予详述。

二、原发性侧索硬化(上运动神经元型)

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三、肌萎缩侧索硬化(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型)

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

本病多在40~60岁间发病,约5~10%有家族遗传史,病程进展快慢不一。

四、进行性延髓麻痹

多发病于40岁以后,病变早期出现延髓损害的症状,病人可有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语言含糊等。后期因损害桥脑和皮质脑干束,可以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的表现,如侵犯皮质脊髓束侧有肢体腱反射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

疾病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

(1) 脱水药

缓解颅内压及神经水肿。常用20%甘露醇15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 糖皮质激素治疗

1/2页
神经元损伤的症状神经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