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 如何预防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又称之为棘球蚴病,是由寄生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那当患上肝包虫病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话,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肝包虫病的症状
说到肝包虫病,可能很多人对此都是非常陌生的,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肝包虫病的症状有哪些。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就诊年龄以20~40岁为多。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
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更常见的情况是病人因各种并发症而就诊。如因过敏反应而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咳嗽、紫绀、呕吐、腹痛。囊肿的继发性感染是很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潜伏期长达5~30年,不少病例,症状常不明显,偶因右上腹出现肿块,或在尸检时始被发现。包虫囊可小如葡萄,大至囊内容达20,000ml。当包虫囊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有
a.压迫症状
肝包虫病的患者会出现压迫症状,如肝顶部囊肿使隔上升,而影响呼吸。从而导致下肢腹水、水肿等症状。并且患者会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症状。
b.囊肿溃破表现
溃入胆管,因破碎囊膜或子囊阻塞胆道,合并感染,可反复出现寒热、绞痛,黄疸,有时大便里检出染黄的囊膜及子囊;破入腹腔,除发生腹膜炎外,由于囊液内所含毒白蛋白,常致过敏、重者休克;破入胸腔;发生胸膜炎,进而破入支气管,则咳出含有胆汁的囊液,并形成支气管瘘。
c.体查发现
肝区多能扪及圆形、光滑、弹性强的囊性肿物。当囊腔大于10cm,因子囊互相撞击或碰撞囊壁,常有震颤感,称包囊性震颤。若囊腔钙化,则可触及质地坚硬的实质性肿块。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患上肝包虫病的时候,患者应该如何治疗呢?治疗肝包虫病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内囊摘除术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无感染的病例。切口一般选择在上腹包块隆起较显著处。手术显露包虫囊肿后,用湿纱布垫保护切口与周围脏器,纱布垫上再铺一层浸有10%甲醛溶液的纱布。
在无胆汁漏情况下,再注入10%甲醛溶液杀灭头节,5min后吸出,如此反复2~3次,后将囊内液体尽量吸净。注入甲醛溶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吸收中毒和外囊内壁呈硬化性改变或坏死。囊液吸净后,外囊切口做内翻缝合,以消灭残腔。
一般囊内可不放置引流。完整内囊摘除术是肝包虫理想的手术方法,适应证选择严格,要求有良好的麻醉,术者有娴熟的手术技能,助手协调的配合,该术式危险系数大。
随着肝外科的进展及对肝包虫病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增加,对手术不仅切除寄生虫外生囊,同时一并切除因寄生虫囊肿引起的囊周肝实质病变区,即清除或减少在塌陷封闭囊腔过程中的障碍。
内囊摘除外囊内翻缝合或内囊摘除外囊内翻缝合加置管引流术,此法是应用多年,各地采用多的一种术式,约占肝包虫手术病人的96%,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