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脑病 发生放射性脑病的原因
放射性脑病是一种涉及到中枢神经的疾病,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让患者的身心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那么你知道放射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吗,放射性脑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该怎样去治疗放射性脑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放射性脑病是指脑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EP可在放射治疗脑瘤、颅外(鼻咽癌) 或白血病脑病等多种疾患时发生。REP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放疗后为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程为进展性,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常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被公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的严重后遗症之一,一旦出现放射性脑损伤,有近1/3的患者会因此死亡。
病因与发病机理
1. 病因
实验证明REP的发生与放射源、单次剂量、总剂量的分割和总的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放射量越大,照射面积越广,越易发病。目前认为,常规分割照射:全脑TD5/ 5 5500cGY ,25%脑TD5/5 6500cGY ,超过此限值可能引发REP 。此外REP 发生尚与年龄、身体状况、血管硬化程度、多程放疗、机体免疫状况、个体差异、是否联合应用化疗等多因素有关。
2. 发病机理
REP 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概括起来有三种学说。
①、放射线直接损伤
放射线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作用,可造成神经细胞脱髓鞘、变性甚至有生命危险。
②、脑血管系统的继发损伤
放射线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渗出增加、变性、脱落,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脑水肿,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导致退行性变,终出现神经元坏死、液化。
血管损伤机制
放射线会造成正常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增厚,管壁透明样变性,内皮增生并形成血管闭塞,放射后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内皮细胞凋亡使血脑屏障破坏,产生血管性脑水肿。血管损伤是时间依赖性的,它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逐渐加重。
③、免疫损伤机制
放射线作用于神经细胞,使细胞蛋白或类脂质发生结构改变,具有了新的抗原性,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水肿,脱髓鞘或坏死。由症状及临床表现分析,急性期REP 、早期延迟型REP 的发生可能与放射线直接损伤、免疫损伤关联更密切;对晚期延迟型REP 而言,血管因素可能是其发生的首要机制。
免疫反应学说
当星形胶质瘤细胞和小胶质瘤细胞受到放射性损伤时,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TNF-a等因子,VEGF可能会提高微血管通透性和产生水肿,TGF在形成纤维化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另外,IL 1bB就可以参与脑局部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造成局部脑损伤。
胶质细胞损伤学说
放射线直接损伤脊髓的神经组织,使脊髓内白质发生脱髓鞘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