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甲胎蛋白是什么意思 甲胎蛋白的形成过程

甲胎蛋白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甲胎蛋白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大家知道甲胎蛋白是什么意思吗,甲胎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呢,甲胎蛋白定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主要从胚胎肝细胞蛋白,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的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消失,所以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微克/升。

形成过程

甲胎蛋白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中,可以增加患者血清中的肝细胞癌患者80%左右,在生殖细胞瘤中,法新社阳性率为50%。如胰腺癌或肺癌和肝硬化患者的管瘤也明显增加。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阳性原因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但血清甲胎蛋白阳性未必都是肝癌。什么情况甲胎蛋白会出现阳性呢?

由新生未成熟肝细胞甲胎蛋白的分泌,无胎肝细胞(分化)、甲胎蛋白分泌量大,所以AFP阳性的孕妇会。肝癌是尚未分化的肝细胞,能大量分泌甲胎蛋白。

孕妇在分娩1年后体内的甲胎蛋白就会恢复正常,正常值为每升血内甲胎蛋白含量不超过20微克,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到每升血400微克以上,那么患肝癌的机率就很大了,这时还要进行超声波检查,因为有30%~40%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所以需要进行综合检查。

双胎孕期甲胎蛋白值比单胎高一些,所测350ng/ml在正常范围,高于正常值三倍以上才有临床意义。单胎妊娠有参考值:孕21周均值82.3,3倍值246.9,双胎应大于493以上才有意义。用测甲胎蛋白值来筛查神经管畸形,孕21周以后一般不做这项检查。可用B超监测神经管畸形的。

建议

检测甲胎蛋白

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几种,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

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在500微克/升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上一篇1/2页下一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