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 不得不防的治疗误区
⑥早期活动
防止褥疮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
⑦加强营养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患者创造恢复的机会。
不得不防的脑梗死治疗误区
1、坐等恢复措施治疗良机
脑梗死多为急性发病,主要症状有突然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发病后应当破行将病人送往有救治前提的病院,而不是坐等病人本人恢复,假如在短的时光救治脑梗死患者,那么病人脑部受到的损害将大大下降,甚至不会留下后遗症。
2、药吃多少跟着感觉走
有的脑梗死患者在病发之后,每晚仅服25毫克肠溶阿司匹林。在脑梗死的预防性用药中,不少人知道每晚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但服用剂量认知不足。其实,目前国际公认的肠溶阿司匹林用量为每晚50~100毫克,如果药量不足,则达不到预防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毫克”不等于“片”。
还有患者使用心痛定降压时,错误地认为10毫克即10片,结果用药过量导致血压过低,脑血流变缓,吃出了偏瘫。甚至有患者在服用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塞时,往往觉得症状治的差不多了,开始自行减量,或是觉得自己的情况很轻,所以从一开始吃就减半服用,无论中药或西药,都有一个血药浓度的问题,达不到药物发挥大药力的血药浓度,疗效肯定也会大打折扣的。
3、用药分歧理,导致医源性疾病
有人不做任何检讨,就用上了作用很强的溶栓药。实际上目前治疗脑梗死药物有很多种类,若在用药期间也不做监测,造成患者颅内出血,病情加重。准确的方式是:依据血压、血小板功效、纤维蛋白原、血管超声等检查成果,找出病因,抉择佳治疗计划,脑萎缩的治疗应该因人而异。
4、用药品种越多越好
一些有过脑梗死表现的人惶恐不安,于是四处看病。甲医生开了“圣通平”,乙医生开了“尼富达”,殊不知这些名称不同的药,其实都是心痛定,结果因用药过量导致脑梗死。也有的病人牢记“是药三分毒”,血压高了也不用药,其结果可想而知。有些脑梗死患者或家属选药盲目追求多和好。疏不知,对人体耐受而言,同时用药5种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3.5%;超过15种,那么54%会发生不良反应,非旦达不到有效治疗的目的,而且产生药物间用药抵抗,延误救治时机。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应该秉承可靠中西药合理并用的原则:少、精、对症、固定时间吃药。其实可靠的中西药合理并用,两至三种药就能改善脑梗死发生的始动环节-动脉硬化症状的问题。
选用哪种药物治疗,还是得遵循患者自身的情况,遵医嘱选用坚持治疗,可以肯定的是,一类药只选一种即可,不要重复用药是减轻患者身体负担的关键。常用药物种类包括抗小板聚集类的西药,如拜阿司匹林,但需要慎重的是,即使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它也会对胃肠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更应禁用.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类中药,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它是我国唯一二次研发成功的脑梗死脑血栓治疗中药,在三甲医院临床应用很普遍,是治疗脑梗死症状防止脑梗死复发的理想中药之一.营养保护脑细胞类药,如脑活素片,也叫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治疗脑梗死的中药抑或西药有很多,以上三类药仅是临床应用疗效较好的代表药物之一。
5、少服几次药没关系
一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差,常忘记或重复服药。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将自己常服的降压药、降糖药、治疗脑梗死药等分开包装,上面注明服用日期及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日用药种类按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庭醒目处作为备忘录.这还是涉及到血药浓度的问题,用药减量及不规律用药,都会影响血药浓度,终影响药效。
6、只管服药不复查
这一点十分重要,不能单凭自我感觉,因为许多脑梗死病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复发的。因此,必须每隔半年左右(长不可超过1年)去医院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应包括血压、血脂、血粘稠度、血糖、血胆固醇、眼底等,必要时可做头部Ct检查。如果发生肢体麻木、运动失灵或无力、复视、持续性头痛、头晕、血压波动大、言语障碍及精神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拖延。而复查的作用还有就是能根据复查结果改善目前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7、重药物医治轻痊愈
目前绝大多数脑梗死患者主要依附药物治疗,而且往往多种药物同时利用,可是不少病人仍是遗留后遗症。常表现为关节僵直、运动受限,上肢屈曲挛缩,下肢生硬、走路画圈。造成这一结果的起因是在脑梗死的康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练习。
8、是中药就一定安全
有些脑梗死患者或家属认定是中药就无毒安全。跟西药相比,中药确实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都小,但也并不是所有中药都无毒副作用的。一些单方中药或小复方中药,由于缺少多种植物,动物,香类药物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单从这一方面来讲,就很难提高疗效或降低毒性与副作用,如果选材不道地,工艺也不先进,就更难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急性脑梗死的相关信息,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脑梗死病因以及脑梗死治疗方法分别都是什么,面对患者,大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有情况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