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清扫术的分类

颈部淋巴结分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识结构,这种颈部淋巴结分区的相关知识也是比较多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颈部淋巴结分区的相关知识以及颈清扫术的分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颈清扫术(分区和分类)

根治性性颈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是由Crile(1906年)提出来的,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副神经、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在内的颈部Ⅰ区至V区的所有颈淋巴结。

随着对肿瘤手术保存功能的重视,Suarez(1944)提出了改良性颈清扫术的概念,主张在彻底切除颈淋巴结的前提下,保存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以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功能损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地缩小切除范围,提出了选择性或分区性颈清扫术,达到既要根治肿瘤又要减少手术创伤的目的,目前这种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颈淋巴结的分区

颈淋巴结包括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根据颈清扫术的需要,1991美国耳鼻咽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为6个区。

第Ⅰ区(Level 1) 包括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第Ⅱ区(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起自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骨锁乳突肌后缘。

第Ⅲ区(LevelⅢ)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自舌骨水平面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同Ⅱ区。

第Ⅳ区(LevelⅣ)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自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至锁骨上,前后界同Ⅱ区。

第V区(Level V) 为颈后三角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下界为锁骨。

第Ⅵ区(LevelⅥ) 为颈前隙淋巴结,亦称内脏周围淋巴结,包括咽后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环甲膜淋巴结及气管周围淋巴结。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急性淋巴结炎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及食欲减退等。

2.原发感染病灶症状

可有咽痛、吞咽疼痛、喉痛、咳嗽、牙痛等。

3.局部症状

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有压痛,质中,表面光滑,可活动。肿大淋巴结数目及大小不一,多为蚕豆到拇指大小。急性淋巴结炎局部常有红肿、发热、疼痛。慢性淋巴结炎急性发作时症状同急性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缩小,但仍可摸到,可活动,无压痛。

1/2页
颈部淋巴结炎颈部淋巴结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