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砂 紫砂常识

紫砂壶文化 紫砂壶历史文化介绍

至明代正德年间,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紫砂艺人是供春,称其为“供春壶”的树瘿壶是仅存早的泡茶用的紫砂壶,从那以后, 宜兴便以盛产紫砂壶驰誉天下,名匠名师时有出现, 时大彬以及惠盂臣等一批文人名师对后人影响极大。反映了从那以后紫砂壶的制作始终表现了强烈的文化追求特征。时大彬制壶周正敦实,朴素雅致,大气蕴秀,以竹刻留款,书法生趣, 赋予紫砂壶浓烈的文化气息。惠孟臣善制小壶,用泥考究,为闽地功夫茶的佳选择,沿至今日。

清代紫砂茶具制作进一步繁荣,出现了一大批名彪青史的大家

清代紫砂茶具制作进一步繁荣,出现了一大批名彪青史的大家,陈鸣远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所制的紫砂壶,造型生动,做工细腻,刻画讲究, 富有哲理。文房雅玩,千姿百态。为我们今人大胆开拓表现题材作出了榜样。至清中叶,紫砂壶制作的文人化倾向越来越甚,文人们浓烈的文化追求,从设计款式到壶面装饰的书法金石使紫砂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装饰的陶刻手法有异,然抒情壮志,展示逸趣几乎成为主流,工艺制作的严谨到装饰手法的潇洒,孕育了一大批功成名就的制壶大家,这些大家大都是文化人。

陈鸿寿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曼生十八式成为一时的时尚,其影响直至当今,陈鸿寿亲自撰写并刻绘铭文诗画,他在紫砂壶的形制和陶刻装饰上开创了一代新风,为紫砂注入了新的文化精神, 使壶型、铭文、画面的内容、布局及镌刻技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民族的文化积淀和追求时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从民间流传直至成为朝庭贡品,在瓷器已成为主要消费品的清代中期,依然为陶器品种铸就了新篇章,紫砂陶器的独特与时尚为中华民族陶器文化延续了辉煌。

清末至民国初期,虽战乱频繁,然紫砂壶的制作却从未中止,遍布大江南北的茶肆酒楼, 到处都见到它的身影,大批的文人墨客与之结缘,而且已走向海外,不少海外游于视其家乡土、故土情,‘壶随携,铭记不怠其宗,科学家周培源无论求学在美国、战乱到西南,都将紫砂壶作为家乡土不离其身,传为佳话。

新中国诞生以后,紫砂业以新的姿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诞生以后,紫砂业以新的姿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朱可心、顾景舟为代表的一批名家大师作品立意高远,师古而创新,简洁中见繁复,平凡中见深远,质朴中见精神, 他们许多优秀的紫砂壶作品享誉海内外,也给后人留下了经典式的启示。随着新时期紫砂壶造型设计装饰手法的与时俱进,在工艺制作中的文化追求层出不穷,严谨中追求自在天成的感觉,做到形似、神似,从而力创自身的特色风格。

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