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砂 紫砂常识

紫砂壶历史 紫砂壶的起源及创作历史

明代周高起在他著的《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说过,早做宜兴紫砂壶的是湖父金沙寺僧,逸其名。金沙寺僧,明成化、弘治年间宜兴湖父金沙寺和尚,过去都不知道他的法名。《中国美术词典》《陶瓷篇》的《陶瓷家》栏目里曾提到供春于正德年间随侍主人到宜兴湖父金沙寺,“向寺僧静智和尚学习炼土制壶技术,久经钻研,技巧纯熟精炼,后来以制壶为业。……”“静智”会不会就是那位金沙寺僧的法名呢?据陶业中人说“僧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然后加上嘴、的、盖,附在窑中烧成,大为人们所喜用”。

寺僧所制的作品,在明、清两代的茗壶著作里都未见记载。看来寺僧当时所制的壶,只是供一时之用,未必想借此留名,成壶史的功勋人物,故所制茗壶,既未款署,也不钤章。所以昆裔即使遇见他的作品,也无由辨识。

寺僧制壶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所制式样,似乎只有圆形的一种,据说尝以指螺纹为标识。而供春则开始在壶上署名。紫砂壶的制造,从金沙寺僧到供春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这时期紫砂壶传世之作,见于著录但无款式的有三件:

一是披去楼壶

披去楼藏紫砂大壶一件,发掘于佗城西郊明冢,杂于陶器之间。制作粗朴,身现大砂一颗,粗如青豆,附近釉泪斑驳,且现竹削纹,盖的无孔,全身现古瓮缸之银光色。底钦“阳羡制壶”章,篆法古奥。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万历五家之后,“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故前此茗壶,不免沾缸釉泪。”此壶坯作陶缸质,复沾釉泪。纵非金沙寺僧所作,亦属初期作品无疑。

其二是味茶庵壶

蠡轩随笔》云:“予藏一砂壶,署味茶庵,乃大中之遗物也。”大中即正德年间隐居不仕的柳佥,吴人,号安愚,又号味茶居士,室名味茶庵。

其三是寒绿堂壶

此壶是彭年旧物,彭年是明代长洲人。字孔嘉,号隆池山樵,以诗词名世。寒绿堂壶后归袁世凯次子袁寒云,袁逝世后,此壶不知散逸何处?以上三壶,正和金沙寺僧、供春同时,但壶上没有署款,是否出于这两个民间艺人之手,有待于进一步查考。

7/15页
紫砂壶紫砂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