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砂 紫砂制壶工艺

紫砂壶装饰法 紫砂装饰艺术的详细介绍

紫砂壶陶刻装饰的历史

紫砂陶刻装饰俗称“刻字”、“雕刻”,艺人们用锋利的小钢刀在泥坯上雕刻文字和图形,然后装套进窑烧成。所以这是集器形、文字、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独特装饰手段,可使紫砂器在淳朴中见妍美,是在器皿的体表上采用的符合实用和审美要求的艺术手段,一般实用商品壶、盘、杯、盆、瓶上大多采用此种装饰手段。

文人、字画家积极介入和提倡的陶刻装饰,将文字、书法、绘画、篆刻融于壶艺、茶艺之中,是紫砂陶装饰的主流。

早的紫砂专著《阳羨茗壶系》提及“镌壶款识”时说:“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间……次则李仲芳,亦合书法。若李茂林,朱书号记而已。仲芳亦时代大彬刻款,手法自逊。”“沈子澈……尝为人制菱花壶,铭之日:‘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一‘陈用卿……款仿钟太傅(钟繇)帖意,落墨拙,落刀工。”

陶刻装饰史上具影响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当推清代嘉、道年间的陈鸿寿(字曼生)及其“曼生壶”。陈鸿寿为了自娱雅兴,切身介入设计了多种以光货为主的造型,比较简洁,壶型可装饰面较大,利于装饰,请紫砂艺人杨彭年等人制作,由他自己及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等人题铭并刻画,开创了紫砂壶艺的独特艺术风格,是陶刻装饰上的一次奔腾性升华,自此打开了紫砂步入艺术殿堂瞠的通道。陈曼生等人凭借他们的学识素质,提出完整的总体设计,讲究造型的形制,施工制作以形而定,或需精工细作,或求粗犷宽大旷达,选泥或粗或细,或调砂或铺砂,形式和工艺协调,光彩适宜。

曼生壶主要是由铭文为主的陶刻装饰,以贴切的文学艺犬彩砵强的铭文及其自成一格的书法,布局独具,装饰表现不拘一格,镌刻的刀法与壶形、壶名及其铭文相映成趣,其艺术特点与风格整体追求文化和艺术的高品位。特别是其铭文,布满了文人的雅趣和儒家思惟的人文精神 ,直接表达了设计者和介入者的思惟和艺术水平。

自陈鸿寿开创陶刻壶铭新风之后,又有朱石楳、瞿应绍、邓奎、胡公寿、梅调鼎、徐三庚等一批字画家积极介入其事,对紫砂陶器向艺术的升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这门装饰艺术。

上一页3/16页下一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