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中医小常识 老中医来说姨妈痛

相信大多数女士都有经历过痛经,痛经痛起来时,就算是壮实的女子也受不住。然而,尽管痛经很普遍,但是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都觉得它是正常的,不是什么大病,不需要治疗。其实呢,痛经可是大病,如果没有办法调理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甚者无法生育。那么,痛经要怎么调理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是怎么来说痛经的吧!

痛经几乎所有女性都有经历过,但是很多女性认为每个月只是痛几天而已,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因此没有重视。但是在中医眼里,这样一种疼痛是不能去习惯的。因为痛经本身就是大问题了。中医中有关于痛经的记载有很多。可见痛经自古到今都有。中医痛经的“痛”主要是因为气滞、寒凝、气虚、血热等引起的。

一、气滞

中医认为是肝郁、肝气不梳引起经痛,倘若女人平时很容易有精神抑郁、紧张、易怒庆幸,在月经前和经期中,下腹部会发胀、疼痛难受,有下坠的感觉,乳房也会胀痛,甚至大腿内侧和肛门都会疼痛不舒服。长出现的症状有经前入账、要腹胀痛、烦躁易怒、月经量少、经血夹块色紫黑,月经延后来潮、下腹疼痛等。

二、寒凝

中医有“天寒地冻,经血凝滞”的描述,意思是说体质虚寒的女人,或者有感冒,或常吃生冷食物,经血都会凝结成块,形成血淤情形。这是因为小腹是冲脉、任脉的必经之地,有为阴经相交之处,属阴中之阴,易聚集寒气,所以在月经前,月经期间小腹常会有“冷感”绞痛的感觉。这类人经期多会延后,平时胃寒、四肢冰冷、白带多,易腹泻。

三、气虚

经常见到的是老倦过度,或者是大病久病消耗掉太多起立,因此才会有那种下腹部闷痛的现象出现。大姨妈来时或者就快结束的时候就会疼,患者难以入睡。这就是所谓的气虚的表现。主要的表现有月经提前、量多、经血淡红清稀、小腹有下坠感、经后闷痛。气虚的人就算是平时也会出现脸色苍白、少气懒言、易流汗、食欲不振等症状。

四、血热

主要是受到炎热环境的影响,或喜辛辣食物、过多药补引起的。常见症状有经血量多,色紫红、质粘稠块、急躁易怒、唇干心烦口渴等。此类人体质偏热,应忌辛辣热气食物。

以上只是引起痛经的原因,供自检,跟本的解决方法是到医院检查就医,由内至外调理身体。

常吃12道中医食疗养生方让女性远离痛经的困扰

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2、乌豆蛋酒汤

1/3页
中医小常识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