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中医望诊 中医如何看面相知健康

中医望诊的内容

综述

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是观察全身神、色、形、态,分部望诊则通过局部的变化征象了解相关的病变。临床上,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无严格区分。在具体步骤上,可先行总体望诊,再有序地进行分部望诊。

望诊,即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局部的一切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情况的诊察方法。望诊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以自然光线为佳。

望神

望神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是判断临床预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见望神)一般分为“有神”、“无神”和“假神”三种。

1、有神(得神)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精神充盈,为健康或病轻。

2、无神(失神)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语声低微,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遗尿等。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好。

3、假神常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病人。如原本神识昏糊,突然神志清楚;原来不多言语,语声低微,突然转为言语不休,声音响亮;原本面色晦暗,突然颧红如妆;原本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这是由于精气衰弱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因此称为“假神”,俗称“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使临终前的前兆。

望面色以面部颜色光泽变化为主要内容,包括面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与出现的部位,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和病邪所在的部位。(见望面色)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2、赤色主热证。

3、黄色主虚证、湿证。

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