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 不同体质的针灸治病方法
艾炷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较直接灸法常用,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疮疡等。
1.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
2.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健胃,杀虫之功。本法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
3.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于脐部。其方法是:患者仰卧屈膝,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上法施灸。加施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导致烫伤。这种方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饼(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厚约0.5cm,直径约2cm)作间隔,上置艾炷灸之。由于附子辛温火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以及外科疮疡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脓又不消散的阴性虚性外证。可根据病情选取适当部位灸治,饼干更换,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近人有以附子,或其他一些温热、芳香药物制成药饼作间隔灸。
灸时在药饼下衬垫纱布,以防烫伤,药饼灸后可重复再用。
艾条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有一定距离,灸10~20min,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此为悬起灸。悬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 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