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如何治疗高血压 中医帮你降血压

如何治疗高血压

在中医学里,一般将高血压病归入“眩晕”、“头痛”范畴,但由于个体耐受的差异,有些高血压病患者自体感觉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概括起来看,中医认为的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三

一为情志不遂,精神紧张,使肝气不舒,郁而化热,肝阳上亢而发病。

二为血虚阴亏,劳欲过度,肾精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而发病。

三为饮食失节,恣食肥甘厚味或过量嗜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痰湿上扰而发病。

那么,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高血压病的防治呢?

高血压病的“未病先防” 如上分析,由高血压病的三大病因入手,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避开各种致病因素,便可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目的。

心理调摄

孙思邈曰:“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可见,保持情志舒畅,心境豁达,避免情绪激烈波动,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使张弛有度,气机舒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则,其不仅对预防高血压病,更是在各类疾病的预防工作中都居于重要地位。

饮食调摄

孙思邈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忌烟酒、肥甘厚味、辛辣燥热之品以外,还应根据不同体质情况适当使用一些中药进行食补食疗。

如素体肝阳上亢之人可常食菊花,玄参,天麻,夏枯草等。

素体阴虚之人,可常食生地、杞子、麦冬、沙参等。素体精血亏虚之人,可常食熟地、当归、仙灵脾、杞子等。素体痰盛之人,可常食白术、生姜、陈皮、云苓等。

适度运动

孙思邈曰:“动则不衰,用则不退”。适当的运动使人体气机通畅,肝气条达,脾气健运,无痰湿之阻。

但若劳欲过度,则反而耗伤阴液,引发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注意珍惜精气,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方才符合养生之道。

高血压病的“既病防变” 众所周知,高血压病的主要危害不在高血压本身,而在于其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心血管疾病),水肿喘证(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等。

因此,高血压病患在确诊高血压病后,应该及早开展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为可致命的并发症。

防中风

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中风。

5/15页
高血压怎么办治疗高血压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