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 所有艾灸反应都集齐了赶紧收藏
灸后嗜睡、乏力
解释:艾灸后出现嗜睡,乏力这是典型的浮阳归元现象,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内稳态,只有这样人体各项机能才能够相互协调,处于一个整体的平衡状态,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人体阳气过弱,或者阴血不足时,阳气就会上浮,而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调理,真阴就会上升,外浮的虚阳会被引下来,起到归元的效果。
一方面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身体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抗争的过程,而睡眠、休息可以帮人体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身体能够更快地得到恢复。
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跟着感觉走,想睡就睡。
灸后抑郁、狂躁、易怒
解释:多见于经常生气,压力大的人体内的酸毒积累越多,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艾灸一段时间之后,体内的阳气会上升,有能力将郁气排出体外,所以会以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容易发怒,看什么都觉得不对,而且经常会感觉到悲伤,甚至会感觉到非常委屈,想哭,而邪气外出也需要一条出路,即有可能以打嗝的方式从上面排来,也可能会放屁。
应对方案:如果想哭,解决的办法就是发泄出来,可以哭。中医讲“肺主悲”,所以此时可以强化一下肺的功能,艾灸一下大椎、曲池穴,同时,刮拭一下肺经,重点以云门、中府、曲池穴为主。
如果感觉抑郁难受,就立即点按太冲穴,还要配合刮拭肝胆经,如果有条件,可以从胸、胁开始自上而下进行。
注意事项:抑郁或者狂躁的时候,一定要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散散心,把情绪发泄出来,一定不要闷在心里,防止气结在心,还要配合饮食调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养好脾胃,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
灸后冒凉风、发冷
解释:艾灸后出现寒、热、酸、麻等感觉都被称之为灸感,
寒湿重的人艾灸后容易冒凉风,但是部位不同,一般人会从脚心、腿上肩部、头部冒凉风,阳虚严重的人会感觉全身发冷。
应对方案:艾灸后出现冒凉风、发冷的症状,一定要结合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增强血液循环,加强艾灸冒凉气的关节部位,只要坚持下来,不仅症状会所有改善,整个人体的机能也会跟着提高。
灸后起泡、疮
解释:艾灸后可能会起水泡和脓疱,其中水泡更为常见。出现这种现象有两大原因:一是操作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二是身体湿气比较重。
《小品方》中记载:“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针灸资生经》中也认为只有艾灸后出现灸疮,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湿气重的人艾灸后容易起泡,有时候会发现不知不觉就起泡了。是寒邪向外排出的好现象,正所谓“泡破邪出”。
应对方案:对于一般水泡,可以任其自然干瘪,水泡比较大的,好由专业人员操作,可以用一次性毫针从下方刺破,放出水液,不要擦破皮,碘伏外用,防止感染。
然后用艾灸直接对着患处进行悬灸,借助火力,增强杀菌的效果。刺破后继续选择温和灸,可以不用进行包扎,期间如果有脓水排出来,也属于正常现象,然后用医用棉签将水泡中渗出来的氺液吸干净,一定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一般水泡是白色或者是略带黄色的透明状液体,如果发现水泡内的液体是浑浊粘稠状则说明灸疮感染,要及时就医。
灸后出现便秘
解释:如果命门火不足以化动下焦阴邪,真阳元气化施无力,寒极生热则会引发虚火,导致大肠主“津”功能太过,从而出现肠燥便秘。其次,人为的憋大便也会导致津液不足。这是因为排泄物在大肠内呆的时间太长,大肠不断吸收津液,终导致大肠干燥,这是人体自身原因导致。再次,如果气血过弱,艾灸腹部的时间过长,同样会把“津液”烤干,终导致的就是大便干燥。
应对方案:如果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一定要减少灸量,配穴中加入滋阴的太溪穴、复溜穴。还可以配合一些穴位按摩,长强穴就是不错的选择,这个穴位有助于人体气血升降,改变大肠的舒张及收缩情况,对便秘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每天先艾灸长强穴20分钟,然后再将双手搓热,顺着腰椎尾骨向下连续搓100下。
注意事项:如果是老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因为便秘引发意外,家中可常备润肠丸等有润肠通便功能的中成药,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就医。
灸后腹胀、打嗝、放屁
解释:艾灸后阳气提升,出现放屁、打嗝的现象也说明人体的肠胃功能开始恢复正常了。
但并不是每个人艾灸后都会有放屁、打嗝的反应,如果正气不足,就会表现为腹胀,一般来说表明身体上虚下寒,如果能够及时将脏腑的邪气排出体外就会感觉身体非常轻松。
有些人艾灸后排出的屁特别臭,这就说明肠胃问题相对比较重。
另外,肝、胆、胰腺等消化性器官有问题也容易出现这种排气反应,如果是寒性体质,放屁、打嗝的症状反应的就更为剧烈。
应对方案:这里提醒大家一点,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屁,都是人体应该及时排出去的垃圾,此时可以用隔姜灸,同时配合自己的症状,如果是脾胃功能弱就加上足三里、脾俞穴,如果是肝胆功能有问题,就配合肝俞、胆俞,肝气瘀滞就配合太冲穴。
灸后血压、血糖发生变化
解释:失眠和以前失眠不同,第二天不会感觉累。说明身体的正气增强了失眠是暂时的。
而血压的升高也是艾灸后的一种好转现象,一般会与其他症状同时存在。艾灸后体内阳气增强,身体自我调整功能得到恢复,此时血压的升高也是生理所需的高度,大血管的血压会升高,有助于清除血管末梢的垃圾,同时也不会影响由毛细血管所主的人体组织其他功能。配合相应的调理方法,继续艾灸一段时间,人体就有能力将血压调整到符合人体正常生理需要的值域。高血压与肾脏功能和失眠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对方案:继续采用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来对待艾灸后血压不稳的情况,同时选择重灸,在配穴上一般会加上百会、涌泉、曲池、悬钟穴。这几个穴位不仅可以调理高血压,还可以改善睡眠,所以如果用艾灸调理的过程中出现血压不稳的现象,配合这些穴位,坚持几次,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解释:艾灸之后出现血糖高,因为阳气上升,潜藏在体内的阴邪被化,返回到血管、脾肾脏腑器官的一种表现。这种变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体内的阴邪从深层逐渐沿经脉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