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药膳你了解多少
1、具有服食方便的特点。土家族药膳食材均采自本地出土的食材和药材,烹调技术和方法多源自本地习俗,多以文火熬制、武火炒制、焯水凉拌等主要食法,制作方便。
2、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土家族地区属于山地湿润性气候,物产多富含高蛋白、高纤维、高微量元素等特点,采用的野生药材生长在高山茂林之中,长年采大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而成,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
3、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由于土家族长期居住在武陵山地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受到大型工业生产的污染,所用食材、药材均为绿色食品,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近几年来规模生产的需求,部分地方出现农残、重金属等略有超标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食材的品质。
4、开发药膳糕点,充分与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健康的即食食物。
四、土家族药膳分类及实践
土家族药膳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工艺,可以按形态、制作方法、功能等进行分类。
按形态分:流体类、半流体类、固体类。
1、流体类
(1)汁类: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的植物果实、茎、叶和块根,经捣烂、压榨后所得到的汁液。制作时常用鲜品。如苦瓜汁、红枣枸杞汁等。
(2)饮类:可为饮料类,或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饮用。有不用煎煮、省时方便的特点。如石斛玉珍汤、固金清霾饮、旋覆花茶等。
(3)汤类:药膳中常用的一类。将要做药膳的药材与食材经过切制等方法加工,按照先后次序放入锅内,加清水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慢慢熬煮。食用汤液多是一煎而成,所用食料可食用,有的药材亦可食用。如当归羊肉汤、党参玉竹炖母鸡、葛根茯苓老鸭汤等。
(4)酒类:这是土家族药膳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根据药材的不同功效加入一定量的上好烧酒(包谷酒、高粱酒等),经过至少半月时间浸泡而成。如竹节人参酒、祛风湿酒、淫羊藿酒等。
(5)羹类:用食材和药材经长时间熬制而制成的较为稠厚的汤液。如银耳红枣羹、双银百合养肺羹等。
半流体类
(1)膏类:亦称“膏滋”。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的稠膏。具有滋补、润燥之功,适用于久病体虚、病后调养、养生保健者长期调制服用。如龟苓膏等。
(2)粥类:是以小米、粳米、大麦、小麦等食材,加入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药材,与水熬制而成半流体的食品。中医讲究“糜粥自养”,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等脾胃虚弱之人。如山药粥等。
(3)糊类:由富含淀粉的食料细粉,或配以可药食两用的药材,经炒、炙、蒸、煮等处理水解加工后制成的干燥品。内含糊精和糖类成分较多,食用时可用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如黑芝麻糊。
固体类
是将食材和药材通过烹饪,制作成饭食类、糕点类和糖果类等固体的形式。
(1)饭食类:是以粳米、糯米、面粉等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性味平和且具有补益性的药材制成的一类食品。如八宝饭等。
(2)糖果类:以糖为主要原料,加入药粉或药汁,兑水熬制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食品。如姜糖等。
(3)糕点类:是将药材细粉与米粉或面粉等辅料充分混合,通过蒸制或烤制做成的即食食品。如酥茶月饼等。
按制作方法分
根据食材和药材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食用方法,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炒、炖、煮、蒸、煨、焖、熬、熘、烧、卤、炸等方法。
按功用分
根据药材的不同功效和作用,大致可分为保健类药预防类药膳、康复类药膳和治疗类药膳四大类。具体可以分为补益气血类、滋阴养血类、扶阳益气类、清热生津类、降三高类、延年益寿类、减肥瘦身类、润肤美容类、乌须黑发类、健脾祛湿类等功效各异的药膳,根据不同体质的人群进行辨证施膳。如葛根茯苓老鸭汤、当归羊肉汤、茯苓南瓜酥、富硒土豆泥、双葛仙米羹等。
总之,武陵山区土家族药膳文化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随着恩施州对外开放、生态文化的不断加强,加大对土家族药膳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力度,对促进人们健康生活,提升民族文化价值无疑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