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女士 女性保健

冬季女性气血畅是关键 对症体质补血效果好

血寒——我不是“冷血动物”

案例:荷香一到秋冬季节就会手脚冰凉,吃个凉柿子都要哆嗦半天,她自己也常觉得小肚子发凉,月经的颜色发暗。学医的同学提醒她,此情况很可能是“血寒”造成的。

找原因:血寒是相对少见的一种情况,指局部脉络寒凝气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征状。如果“肾阳”不足,血液得不到适当温煦就会变冷。

中医调养重点——散寒

1、食物进补

这种体质的女性平时要多吃温性、热性食物。益母草炖牛肉既能暖身又能预防瘀血,很适合血寒症

原料:牛肉300克,益母草10克,姜2大片,盐适量。

做法:将原料放进砂锅中,加水烧开后撇净血沫,小火炖至肉烂即可。

用法:每周吃两次。

2、注意保暖

尤其是手脚和小腿,热气是往上升的,下肢暖了全身就不冷了。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睡眠,平时多晒晒太阳。

专家叮咛:血寒的人要忌食寒凉、生冷食物。冬季从室外进到温暖的房间要注意及时脱掉厚衣服,免得太热而出汗,反而会使身体感到更寒冷。

血瘀——痛经也有“前世今生”

案例:阿敏的月经每个月都迟到,已有1年的时间了,每次月经期间肚子都疼得要命,经血不但颜色暗紫,而且还有好多血块。渐渐地,她的皮肤也变得不那么细滑了,面色晦暗无光,常有黑眼圈,小腿处还常常出现"青筋暴露"。到医院进行检查,除了血黏度略有增高外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她去中医大夫那儿进行了咨询,大夫说她是典型的“血瘀证”。

找原因:着凉,为了美冬天也坚持穿短裙子;脾气大、压力大或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导致脾气急躁,心情长期不愉快等。

中医调养重点——活血化瘀

1、饮食进补

多吃具有活血化瘀通经功能的食物,这里推荐一款偏方——莲藕红花炖排骨。

原料:排骨500克,鲜藕300克,红花5克,料酒5克,盐适量。

做法:排骨、藕切块,放入砂锅中,加红花、料酒、盐和适量水,烧开后撇去浮沫,小火炖至肉烂即可。

用法:一般每周吃一次,连吃1个月见效,但月经期、孕期禁吃此方。

2、精神保养

遇事不要太激动,多和朋友聊天、出游,避免过度紧张、劳累,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

3、多做运动

运动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为您推荐一套简单的办公室活血操:站在椅子后,双手扶住椅背,两脚分开同肩宽,吐气时蹲下,吸气时站起,连续做6次;面向桌子站立,双手撑在桌边,挺胸仰头,身体向后弯,坚持5秒还原,重复动作6次。

专家叮咛:血瘀的女性不宜吃寒凉食物,如冷饮、西瓜以及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少吃肥肉、甜食、油炸食品、盐和味精,以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2/3页
补血养颜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