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如何辨别它的体貌特征
生地,可能很多的年轻人都没见到过长成什么样子,就只知道它是中草药里面的一种,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生地的一些体貌特征,大家一起往下看看吧!
生地
别名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喜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特征
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 《药性论》:君。能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又云生地黄,味甘,平,无毒。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不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干地黄,助心胆气,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运,助筋骨,长志。日干者,平,火干者,温。
《开宝本草》:味甘、苦,寒,无毒。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生者大寒。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捣饮之。
《本草图经》:《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一味,随人所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饪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虫许,头似壁宫,后不复患矣。昔有人患此病二年,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从其言果得出,置子竹节中,因食地黄饪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信方》孔其高:贞元十年,过高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使吐一物,可方寸匕,状如蛤蟆,无足目,似有口,遂愈。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结语:文中介绍了关于生地的形成特征,它的直径可达到5.5厘米,在古时候的一些中草药的书本记载中,有很多关于生地的功效介绍,从而可见生地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