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 春困怎么办
春困秋乏夏打盹
其实秋乏并不难理解。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的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中医认为阳气偏胜,很容易脾气暴躁、易“发火”,此时,人体实际上是处于过度消耗阶段。
秋季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这时候夏季消耗所造成的“隐患”就显现了,所以说秋乏,其实是对夏季节造成人体超常消耗后,生理功能恢复时的一种“补偿”。另外,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而且,秋分以后,特别是“处暑”节气时,虽然早晚气温比较凉,但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仍较重,湿气易伤脾,中医称暑湿困脾,而脾又是主管人体肌肉四肢的,当脾被湿困后,就容易感到疲乏了。而使人出现疲惫、困乏等情况,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会自然而然地消除。
在生活中,人们特别是儿童在饮食,生活习惯、运动锻炼等方面要如何调整?
想尽早摆脱秋乏,首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做广播体操、跳绳、打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因为过度运动,将会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其次,尽可能充足睡眠,把情绪调平稳,可以听听音乐,舒缓紧张的情绪,可以见情疲劳感;还要调整饮食,好少做油腻的菜肴,可以多吃素的,如豆腐或者绿色高纤维蔬菜:像胡萝卜、菠菜等,可确保脑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主食方面,绿豆饭或全麦面包是不错的选择。在就餐的顺序上,如果想饭后不犯困,摆托疲乏,要先吃肉,后吃蔬菜,后吃主食。
此外,在三餐的间隙让孩子吃些菠萝、橘子、柠檬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水果,也可以消除神经系统疲劳,使人精力充沛。而香蕉、葵花子则有抑制大脑思维的作用,容易引起困倦,好别吃。
中医有没有好方法呢?
教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理大包
大包在腋窝直下约两拳的位置上,位于我们身体的侧面。理大包时,将两手握拳,拳头正面顶在腋窝下大包穴上,轻轻用力在穴位及穴区附近旋转按揉,同时挺胸、向后收缩两肩,并尽量向后仰头。操作半分钟后,放松几秒钟,再重复操作约5-8次。
通过前面的解释,我们已经知道秋乏与脾胃失调有关,大包穴位于脾经之上,是脾之大络,有散布脾之精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肌肉四肢的正常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理大包对于四肢感到困顿疲乏的人特别有好处。
此外,还有一些简单按摩也能有效祛除“秋乏”。
1.将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摩太阳穴,局部微微发酸胀感即可
2.将两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像弹钢琴一样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36下。
3.做“梳发”动作。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微屈,以排列整齐的手指指腹,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一面梳理头发一面摩擦头皮,重复此动作至少10次。
秋天感觉到疲累就是秋乏吗?
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个误区。秋乏是一个暂时现象,通过调整睡眠,饮食,体育锻炼等,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消失,如果仍得不到缓解,依然是经常头沉、记忆力低下、身体疲乏、就要警惕有没有疾病在作祟啦!
秋乏和生活习惯有关吗?
是有关系的,特别是北方人。 秋季北方人讲究“贴秋膘”,其实吃太多高脂、高糖的食物。比如馒头、米饭、猪肉,或者炸薯条、汉堡包、炸鸡等快餐食品,这些会刺激胰岛素和胆汁分泌,使人体内脏不堪重负,并降低血液带氧能力,导致脑部含氧量降低,让人容易疲倦。
结语:看完上面的文章,大家对达到春困是不是有了一些信心了呢?春困其实不可怕,只要大家调节好自己的生活方式,肯定可以解决春困这个难题的。春节即将结束,春夏交接,希望大家调整好生活方式,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