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孕育了一刚一柔的少林和太极两大武术拳种,为中国武术贡献了两宗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当前席卷全球的健身热潮中,太极拳以其良好的健身效果和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而备受世人喜爱。提及发祥于河南温县的太极拳,人们往往关注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而忽视了赵堡的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兆元师从于陈清平,他在继承赵堡新架的基础上,以《易经》之理为基础,对拳架进行了改革,删其繁琐,增其不足,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合的和式太极拳。
这一拳架不仅在技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与技术特点。
1 和式太极拳的形成
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兆元(1810-1890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十五岁时(1825年)师从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习练太极拳。
和兆元勤学苦练,深的陈清平赏识,后成为他的入门大弟子,系统继承了陈清平的拳技。
和兆元的姐夫李棠阶,是温县南保封村人,官至吏部尚书,对理学颇有研究。
道光十六年(1836年)李棠阶回乡,见到了武艺超群的和兆元,在尽完孝道后,随邀请和兆元与其一同进京供职,并授以“武信郎”之职。
在李棠阶的影响下,和兆元以理学、道家和中医理论来指导和规范拳架,使理论与技术密切结合,创编了走架轻灵圆活,柔顺自然,不同于陈清平拳架的新拳架。
因此拳架强调体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活之体,养体内浩然之气,故被称为“带理架”。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和兆元随李棠阶返乡,在此后12年期间,代师授拳,逐步同化了众师弟的拳架和拳理,故自和兆元以后在赵堡流传的太极拳多为“带理架”,后世传习者将此拳架称为“和式太极拳”。
2 和式太极拳的传承
和兆元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并未公开授徒,晚年归里后,研习拳理,传授子孙。
儿子润芝、勉芝、敬芝、慎芝及长孙庆喜均得其真传。长子和润芝自幼随父习武,兼承家传中医,传拳于子庆喜、庆文、庆台。
和庆喜兼得父亲及祖父亲传,技艺超群,是和式太极拳传承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1928年,在振兴国术的形势下,71岁高龄的和庆喜打破了和式太极拳家庭传承的方式,开山授徒,教授了郑伯英、郑悟清、刘世英、郝玉朝、柴玉柱等一批弟子,促进了和式太极拳在社会上的传播。
和庆文的长子和学信,自幼随父习医练拳。和庆喜开山授徒后,和学信又随其学拳,深得和庆喜器重,得承和氏家传。和学信也曾举家避乱宝鸡,新中国成立后,又迁返赵堡,行医研拳,传子于和士英、和士俊。
和士英秉承家传,保持了和式太极拳的传统风貌。20世纪60年代前期,和士英行医之余在赵堡镇传授和氏太极拳,“文革”开始后,被迫中断,只在家中传拳于子、侄。
传人主要有其子定元、定乾、定中(又名少平)、定国(又名有禄)。和庆文的次子和学惠,也得到和庆喜亲传,其传人主要有三子和保森、弟子徐秋等。
和庆台曾在上海传播和式太极拳,晚年回归故里,传拳于子和学俭、弟子侯尔良等。
和学俭曾任“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为和式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传拳于子和保龙、和保国。
和庆喜的弟子郑伯英和郑悟清在抗战期间移居西安,新中国成立后两人都曾任西安市武协委员,致力于推广和式太极拳,使和式太极拳在西北扎根开花。
他们培养了郭士魁、张红道、赵红喜、任自义、柴学文、郑鸿烈,孙兰亭、纪昌秀、刘瑞、宋瑞华、李随成、侯尔良等一批弟子和学员,为和式太极拳的继承与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西北二郑”。
郑悟清的弟子纪昌秀,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和式太极武术(国际)总会”,并任会长,她还被聘为香港武联副主席。
该会在世界许多地方都设有分会,会员达一万多人。纪昌秀在海外积极推广和式太极拳,为和式太极拳向世界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和有禄出生于太极拳世家,自幼习拳,深得家传,多次在国内一些太极拳比赛中获得佳绩。
2003年在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上,和有禄作为和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表演,使和式太极拳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亚归来之后,和有禄辞去了在温县粮食局的工作,投身于和式太极拳的研究和传播。
和式太极拳自创始至今,历经数代人的探索努力,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已传及海外,成为继陈、杨、武、吴、孙之后太极拳的第六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