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心理减压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很多人对于心身疾病不太了解。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这种病。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身疾病呢?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引起身体变化的疾病。那么得了心身疾病怎么治疗好呢?

心身疾病

这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

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调资料。

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而看成与精神科相关,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

常见的几种心身疾病

进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其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拒绝保持与年龄、身高相称的低正常体重。

2、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反复出现发作性大量进食,吃到难以忍受的腹胀为止,有不能控制的饮食感觉,患者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体重和体型,存在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在发作期间,为避免体重增加常反复采用不适当的代偿性为包括,自我诱发呕吐、药物滥用、间歇进食等;

3、神经性呕吐:进食后出现自发地或故意诱发地反复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常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心情不愉快等。

睡眠障碍

1、失眠症: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严重的还可影响其精神效率或社会功能。

2、醒觉不合综合症:由于生活节律的改变,引起白天醒觉不完全,可表现为记忆差、疏懒、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在老年中因影响认知功能而被误认为是痴呆等。

3、嗜睡症:过度的白天或夜间的睡眠,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存在发作性睡并登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所致,而是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患者每天出现睡眠时间过多或睡眠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

4、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反常,有的睡眠时相延迟,比如患者常在凌晨入睡,下午醒来;有的睡眠时间变化不定,总睡眠时间也随入睡时间的变化而长短不一;有时可连续2-3天不入睡,有时整个睡眠提前;过于早睡和过于早醒,病人多伴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5、睡行症:患者在入睡后不久,突然从床上起来四处走动,常双目向前凝视,一般不说话,询问也不回答,患者可有一些复杂行为,但难于唤醒,常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然后可回床上继续睡觉,醒后毫无记忆。多发生于入睡后不久。

1/2页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