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二十四节气

立春节气 立春的由来及各地的习俗

立春就是春天开始了吗

春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古今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从“立春”开始,理由是“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一般在阳历的二月四日至五日,也正好处在春节前后的十天之内。但单以"立春"为春天的开始,并不符合天气的实际情况。

二是传统的说法。我国农历的春天,是指正月、二月、三月。并把正月叫做“初春”“孟春”,二月叫做“仲春”,三月叫做“阳春”。这种说法比较合乎实际。

第三种说法是现代气象学的规定:是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由热带到寒带,还是以平均气温为标准来确定进入春天的迟早较为科学。

正月初一和立春哪个才是一年之首

认为立春是年首的说词

立春是24节气之首,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阳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3年(民国二年)7月,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一直相沿至今。故属相应当从立春开始计算。,确定属相也是以立春为准,而不是以正月初一为界。

认为正月初一是年首的说词

不过春节(立春)只能是春节(立春),只能说春天来了,不能代表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大年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中国古代‘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到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结语:今年的2月4号正是进入立春,在春节前,立春后气候变暖了,人也变得精神多了,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暖,不要那么快的脱掉棉衣,因为这个时候还是非常冷的,以防感冒。对于立春后如果养生,相信大家看完本文也清楚了吧。

15/15页
立春节气立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