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 详细了解一下剑术的起源和发展
冷兵器是我国古代几千年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候武术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这个也是颇为的受到人们的欢迎,实用性也非常的强,我国古代兵器众多,各种各样的兵器和武术相辉映,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笔重彩。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冷兵器中的君子,剑的历史渊源们还有关于剑术流派中的一个很的门派武当剑法,武当以剑法出名,里面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战国到唐代,中国剑术的主要攻击目标,多是人体正面的前胸部位附近,似乎讲究硬打硬进无遮拦,日本剑术受此影响颇深。战国时,秦讲究刺,楚讲究斜正面突刺入小腹等等,这都和当时各国的冶金技术及战阵布局息息相关。
汉唐则以环首大刀和唐刀取代剑,技法上有很大差别。
而宋则恢复剑的形制,开始提倡走边锋,增加了取腕、取股等动作,步法上不再一味猛冲,改为了迂回穿插。
至明,则军中大多佩刀,剑术主要在民间自生自灭,从抗倭作战中可以得知,至少当时在军中,普通兵士精剑法者极少。
清以后则更进一步衰落,器虽精湛,术却差相仿佛,有隔靴搔痒之感,令人不得要领。似以娱乐和鼓舞士气为主,击刺沦为末流,徒凭剑赏玩而已,这是军中剑法的大概沿革。
民间剑法,则在明代达到顶峰,不仅各流派交流频繁,而且诞生了不少影响至今的门派和技术。
可惜密不外传、固步自封的思想过于严重,加之明后期海禁和禁武,中国剑法基本没有机会与其他海外流派大规模交流,仅有和朝鲜李朝官方交流和日本一定程度民间交流。失去了发展的好时机,扼腕可叹。
清则继续大规模禁武,又大力压制汉人高手在军中的发展。中国剑法高手又多参加了各地反清组织,结局或占山为寇,或亡于镇压,或流亡海外。特别是旅居海外的高手,对整个亚洲冷兵器格斗的影响比较深远。这段时期的中国民间剑法基本仍处于进一步衰败。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不安,也促生了不少剑法高手建功立业,也有众多技艺精湛者。然毕竟时代不同,火器进一步削弱了剑法的实战功效,局势也不允许有丝毫机会来发掘整理保存。但是这个时期,民间剑法仍然在继续小规模传承。官方的话,仍以张之江的中央国术馆为首。
新中国建国后,曾经大力发展、挖掘、整理传统拳械。但是多年动荡,已经使剑术高手基本消耗殆尽。断代之后,难以弥补。十年浩劫,仅存的一点中国剑术和拳术火种也受到大规模摧残,不少老一辈武术家和剑术家,或海外避难,或被整肃致死。十年浩劫后,又不知为何强行分离出规定套路并追求难、高、飘,进一步造成后继无人。
当时开始至今,中国武功在世界上留下两种印象,一种是能打的功夫,一种是看着玩的武术味道的空手或者器械体操,另一种是刚刚起步的散打。“舞术”和“舞武”全国盛行,实战技术则又避之不谈。所以大陆的情况,是世人不知武为何物,仅仅在小规模范围内流传剑法技巧,又回到家族传播的范围。相反,台湾省毕竟是炎黄一脉,却又保留和发展了一些传统剑法和传人,而且切磋的纪录似较大陆更多。
现在这几年,终于又开始重视传统武艺,可惜被多年打断的剑技传承,奄奄一息,难以迅速恢复。
中国剑法各流派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也有着本质的共通,等有时间我再详细点说说自己的观点。偶曾经写过一篇东西,大约7万字,而且还没完成,说的就是各流派技术的大致区别、互相影响、比较异同。婚期将近,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写完它。
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高手多海涵雅正。
道教武术,若推理而论,拳术当在先,剑术当在其后。但按秦汉以来的实际情况来说,道教中又是剑术先于拳术。在中国武术界,武当派剑术比拳术更为悠久,自古就有“少林拳,武当剑”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