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历史 紫砂的发展过程及历史演变
明代后期宜兴陶业的大发展和紫砂器的独树一帜,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分不开的。明代前期的“匠户制”,已较元代松驰,并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93年)起,实行了“轮班制”。到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 年),终于废除了轮班制,改为征银轨制,使相沿达两百年的工奴制宣告结束。这些改革使手产业者得到一 定程度的解放,从而推进了包括陶瓷业在内的各种手产业的迅速发展。明代后期紫砂器的快速发展,更与当时宜兴整个陶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当时陶类中的商品经济颇为发展, 丁蜀镇一带逐渐形成为集中的产区,据《重刊荆溪县志》记载: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22 年),宜兴窑场的产品已是“于四方利薄,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千里之外,趋之若鸿”, “沿贾扬帆而晓夜行”,“商贾商业缠市,山村宛然都会”。因为有了集中的产区,就使紫砂业具备了独立发展的前提。紫砂器既可单独烧造,也可与其它日用陶器混合间烧,而紫砂艺人的就业前提也因之改善,可 以失此就彼,不致完全抛弃技艺。同是紫砂陶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出产日用陶的前提下才能取得。由于这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公尺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砂泥料,必需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 甲泥,紫砂泥也就无从取得。
明代起社会上饮茶风尚的变化,也是紫砂器快速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因为当时开始改用芽茶,冲出后茶色发绿,故以白釉小盏为相宜。但盏茶易冷,且有落尘的缺点,,所以明代中期以后改用壶来饮茶,并逐 渐成为社会风尚。这也促使紫砂壶的徒造型趋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壶的容量就只有 450毫升,较之宋代窑址所出的容量达2000毫升的大壶,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壶体的小型精巧化是当时 总的趋势。 关于明代后期紫砂壶型变小的趋势,在有关文献记载中均有说明。如冯可宾所着《茶笺》中说:“茶壶 以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阳羡茗壶系》也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 ,旋翕啜,以尽色香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这种饮茶方式 ,具有色、香、味三者兼顾的要求,就为紫砂壶的小型精巧化定下了基调。 同是紫砂壶也开始 赛过了银、锡或铜制的茶壶 ,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茶时必备之物。所以,《阳羡名壶系》中又说:“近百年中, 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明代文人李渔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明清交替的政治形势变化,并没有对宜兴陶业发生不良的影响。清代时包括紫砂业在内的整个宜兴陶业在向前发展,一些明代未年起就参加紫砂行业的名工巧匠,也都继承从事他们的创作。
明未清初闻名的紫砂巨匠是陈鸣远。号鹤峰又号壶隐。[宜兴县志]称他是时大彬和徐友泉以来的一大紫砂名手,他雕镂兼长,善翻新样,作品纤巧有致。所制茶具雅玩,不下数十种,无不精妙。他的手法近于徐友 泉和沉子征,能自制自刻,书法雅健,有晋唐人笔法,被以为是当时紫砂业中文人风格的代表。他和当时的文人学士过往甚密,尤其与海宁人杨忠讷情谊深,曾为杨氏创制了一批紫砂壶,据说是他一生中自得之作。 所谓“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远碟”的诗句,就是当时海内外对陈鸣远作品的高度评价。
到了清初雍正和干隆年间闻名的紫砂艺人有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杨彭年、杨凤年、邵大亨、朱石梅、吴阿昆等。其中陈汉文精工制壶,尤善铺砂,杨季初善制菱花壶,张怀仁善于壶技篆刻,以仿唐代书 法家怀素的笔法着名。王南林、杨继元、杨友兰、邵基祖、邵德沁、邵玉亭等均善制彩釉砂壶,并承制宫廷御器、王南林的作品则以体质坚净、款式精雅而著称,邵玉亭所作“干隆御制”壶 ,亦工雅可观。陈文伯和陈文居等所制紫砂花盆,曾畅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