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养生 中药本草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

或许很多人对于地骨皮不太了解,但是地骨皮的功效和作用却在中药医学上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地骨皮到底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地骨皮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地骨皮的功效

【性味】甘,寒。

《本经》:"味苦,寒。"

《别录》:"大寒,无毒。"

《纲目》:"味甘淡,寒。"

【归经】入肺、肝、肾经。

《汤液本草》:"足少阴,手少阳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本草汇言》:"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除珍、清肺降火等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

《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

《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本草别说》:治金疮。

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

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

《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本品甘寒清润,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常与知母、鳖甲、银柴胡等配伍,治疗阴虚发热,如地骨皮汤(《圣济总录》);若用治盗汗骨蒸、肌瘦潮热,常与秦艽、鳖甲配伍,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肺热咳嗽

本品甘寒,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则清肃之令自行,故多用治肺火郁结,气逆不降,咳嗽气喘,皮肤蒸热等症,常与桑白皮、甘草等同用,如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1/2页
地骨皮的作用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